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近日研制出了代家庭機器人,至此該公司共創造了6000米水下機器人等中國機器人發展史上的18項。東軟集團醫療系統有限公司異軍突起,打破了國內數字醫療設備市場被國外大公司壟斷的局面,現已搶占國內1/4的市場。沈陽芯源先進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IC(集成電路)裝備次成為國際知名芯片企業的配套產品,一個代表著裝備制造業水平的、配套齊全的IC裝備制造業基地正在形成……近日,記者連續幾天在沈陽市高新區走訪高新技術企業,看到了一批令人振奮的自主創新成果,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十五”以來,沈陽高新區共獲得市級以上科技成果3034項,其中達到國內先進或水平的有1577項,達到國際先進或水平的有569項,獲得國家、省、市各類科技立項近500項。
為鼓勵企業創新,沈陽高新區不斷完善科技創新服務體系,為企業和人才創新創業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十五”以來,沈陽高新區財政投入近10億元用于支持自主創新項目和企業發展,連續3年每年安排1000萬元科技發展資金,用于國家創新基金配套資金、創新創業項目支持資金、成果轉化引導資金、企業專利、商標和著作權申請補貼等。同時,高新區還實行了“無費區”、免房租等一系列扶持科技企業的優惠政策,組建了全國的行政審批辦事大廳,出臺了一系列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扶持政策。
圍繞提升主導產業自主創新能力,高新區又聯合院所、企業建立了軟件開發實驗室、中藥與天然藥研發孵化平臺、動漫產業基地研發孵化平臺等公共技術平臺,這些國家火炬計劃項目,直接為高新技術企業提供了創新平臺。高新區針對科技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實施以基礎創業服務、中介服務、個性化服務為主要內容的梯級孵化模式,形成了孵化器集群。在科技部對全國53個高新區進行的評比中,沈陽高新區的創新創業環境位列第八。
民族品牌冉冉升起,與世界知名品牌同場競技
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使大批自主創新成果涌現出來。5年來,沈陽高新區科技立項占全市的35%,發明專利占全市的30%,國家工程中心和重點實驗室占全市的73%,形成了數字醫療、工業機器人、工業自動化與先進控制技術、真空技術、納米先進材料、機床數控技術等自主創新的優勢技術,扶持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民族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