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電視的價格一降再降,而建設一家生產50英寸以上面板的新工廠卻要耗資40億美元,面對這樣的現實,液晶顯示器(LCD)生產商開始疑惑:如此巨大的投資還是否值得去做。
如果LCD生產商終決定將新工廠興建計劃擱置,隨著產品逐漸被消費者的需求消化,一兩年內大屏幕平板電視的價格降幅將逐漸放緩。 專家表示,延遲新工廠的建設將有助于整個行業降低利潤波動性,給行業帶來新的生機。
2000年以來,LCD生產商一直在馬不停蹄興建工廠,每隔18個月就有新一代面板推出。液晶晶圓的尺寸越做越大,用于手機、電腦以及近剛剛興起的液晶電視上的顯示器成本不斷降低,但與此同時,對技術設備升級的要求越來越高。
眼下,隨著第8代面板問世,建設新工廠的成本已升至30億至40億美元。此類工廠將專為生產50英寸以上的面板而建,預計目標市場將小于此前幾代產品。
5家LCD生產商已表示計劃興建第8代工廠,但目前只有日本夏普(Sharp Corp.)一家付諸行動。其他廠商一直對計劃遮遮掩掩,遲遲未見動靜。
在某些業內觀察人士看來,這也許是件好事。“我希望他們能夠取消或推遲8G計劃,”美林(Merrill Lynch)駐香港分析師Daniel Kim說。“這樣對整個行業更為有利。”
業內管理人、分析師和投資者們已經開始預測這場升級大戰行將結束,但隨著新技術不斷涌現并為大尺寸顯示器的生產帶來更大空間,這種預期恐怕要落空了。
“這是典型的博奕論,”Kim說。“如果你的競爭對手在投資,你就不得不跟從。否則你就會被邊遠化。”
但6、7代工廠的回報率已經有所下降,這為廠商敲響了警鐘。如果升級步伐放緩,面板領域很可能如存儲芯片等其他發展迅速的資本密集型領域一樣,步入轉折期。生產商將展開合并,轉向資本支出較少、利潤波動不大的領域。
之后,不同檔次平板電視的價格降幅將拉開距離。自年初以來,42英寸液晶電視的售價下降了14%,表明該領域已步入高增長時期。
但多數LCD生產商似乎將至少延緩下一代面板的生產。
臺灣友達光電(AU Optronics Corp.)正在考慮在臺灣中部興建8G工廠,但尚未發布具體日程或興建計劃。“對于8G問題,所有廠商都非常謹慎,”友達光電首席財務長鄭煒順表示。
同樣位于臺灣的奇美電子(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也已宣布新工廠的興建計劃,但遲遲不見有細節透露。韓國LG.Philips LCD Co.開始為一家新工廠打造地基,但是建成8G工廠還是生產較小尺寸的產品尚不得而知。
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 Co.)與索尼(Sony Corp.)的合資公司S-LCD Corp.表示,將興建8G工廠,并于明年年末投產。但兩家公司均未披露開工日期及具體的支出計劃。
三星電子負責投資者關系的Woosik Chu表示,公司正在就此項計劃展開討論,但他補充說,有必要謹慎行事。“培養一個50英寸以上的平板電視市場是需要付出一定努力的,”他說。
如果5家工廠全部動工,其合計產量將有望較今年50英寸電視的銷售總量高出兩至三倍。與此同時,等離子面板生產商也不甘落后──憑藉低廉的生產成本和在大尺寸電視市場的銷量,等離子電視已對液晶電視構成有力競爭。
松下電器產業公司(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和韓國Samsung SDI Corp.兩家等離子面板生產商已經著手擴建工廠。LG電子(LG Electronics Co.)的一家工廠剛剛完工。
不過,隨著平板電視銷量的增長──預計將在全球電視機銷量中占到五分之一,平板顯示器仍有增長空間。在競爭對手普遍躍躍欲試的情況下,目前還沒有哪家LCD生產商對8G說“no”──即便他們還不情愿說“y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