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不振加上面板端約二個月的庫存,光電PCB廠第二季飽嘗客戶砍單與遞延下單之苦,不單如此,更因多家PCB廠去年下半赴彼岸擴充產能,現階段光電PCB板供給過剩情況十分嚴重,為此,光電板市場價格的廝殺戰役已然啟動,第二季平均報價下殺約3到5%,若再加計原物料漲價后總成本的上揚,光電板今年第二季平均利潤下跌幅度高達8到10%。
近兩年半來配合面板產業西進的趨勢,尤其三星、友達、LPL與奇美等面板廠,旗下的組裝均已經將生產重心移到大陸后,而依面板廠的產能規模,回推所需要的光電PCB板產能,一座5代或是5.5代廠需要30萬平方英尺光電板產能,一座7代或是7.5代廠單月需要60萬平方英尺,再以目前在大陸地區的四家面板廠旗下組裝代工廠單月對于光電PCB板的需求來說,三星與LPL單月需求共240萬平方英尺,友達與奇美月需求平均70到80萬平方英尺,顯見大陸光電PCB板需求確實可觀。
惟光電板廠表示,今年季光電板需求還不錯,但進入第二季后,面板廠的客戶端先行告知,因傳統淡季加上先前對世足賽所帶入的LCD TV需求過度樂觀,此外韓系面板廠7.5代產能開出導致供給過剩,因此手上的庫存水位高達二個月,以致于自五月起明顯縮減對光電PCB板的下單量,到了六月訂單量更少,以今年前二季光電板的產能利用率來說,第二季下滑幅度達二到三成,且第二季的訂單也多是急單;此外光是友達與奇美兩家面板大廠近二個月單月對于光電板的需求,就分別下滑二成與五成。
此外,光電PCB產業在遭遇需求不振的同時,過度擴產所造成供給過剩的危機,更是直接浮出臺面,近年來在無錫地區有健鼎與統盟擴產與增建新廠,在蘇州方面有金像電、志超擴廠,至于昆山方面有昆穎增加產出,另外華南與臺灣方面,則分別有華東惠州廠與高雄PCB廠楠梓電分食光電PCB訂單,整體供給過剩的壓力相當嚴重。
因此光電板殺價競爭的戰火已經在第二季點燃,單季價格下跌約3到5%;此外,今年上半包括銅箔、銅箔基板等PCB原物料價格逐季都有10到15%的漲幅,因此依照PCB廠估算,今年第二季光電板價格下殺加上材料漲價讓成本墊高,合計單季光電板平均利潤下降約有高達8到10%的幅度。
光電板PCB廠第二季度平均利潤減少8至10%
更新時間: 2006-07-07 09:14:55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