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尚未來臨,4G實驗網卻已建成,這是否意味著3G形同雞肋,會使國家投入了巨大財力物力的3G陷入一個尷尬的局面?
2006年7月8日,中央電視臺在新聞聯播中報道,當普通百姓還在憧憬第3代手機(3G)的時候,我國的863計劃已經瞄準世界高新技術的前沿,著手開發目前世界上規模的第4代移動通信(4G)網絡。
7月1日,上海市長寧區副區長徐繼業表示,上海市、長寧區聯手推動的“第4代移動通信”項目已取得很大進展,所承接的國家“863”相關項目全部完成,吸收國家資金1126萬元。
而在此之前的4月8日,重慶郵電大學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簽訂協議,雙方投資372萬新元(合人民幣1860萬元)成立第4代移動通信聯合研究中心,進行第4代移動通信技術標準研究和設備開發。
據本刊記者了解,目前在全球市場上,4G的研發也正進行得如火如荼。2001年8月,以歐美5大通信設備制造商(法國阿爾卡特、瑞典愛立信、美國摩托羅拉、芬蘭諾基亞、德國西門子)為中心成立了無線世界研究論壇(WWRF),該論壇作為全球范圍內探討、研究4G標準的一個非營利組織,正在積極地推進4G標準的制定以及相關技術的發展。
一邊是望眼欲穿的3G,一邊是躍躍欲試的4G。在新舊兩種通訊技術的比拼下,3G在眼下會成為4G的犧牲品嗎?
4G悄悄現身
3G還在世人的期盼中時,4G卻已悄悄現身業界。
4G,是指第4代移動通信系統,是在第2代(2G)、第3代(3G)移動通信系統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新一代、引領未來的移動通信技術系統。它將在通信速度、帶寬,在通信技術與互聯網技術的交融覆蓋、無縫銜接、拓展應用等多個方面都將有重大的突破,是真正意義上的寬帶無線移動通信,是真正的“信息高速公路”。人們形象把它比喻為高速、寬帶的移動通信系統與現代高速互聯網絡系統的疊加。重慶郵電大學聶能校長向記者介紹說:“它將給社會、生活、經濟等各個方面帶來革命性的變化。”
2006年7月7日,國家863計劃未來移動通信總體組組長尤肖虎透露,目前建成的第4代移動通信網絡與現有的移動通信技術相比,4G的傳輸速度可提高1000倍。因此,在未來,手機不再是傳統功能上打電話的工具,而是可以變成掌上的小電腦,以及實現無線高速上網、看電視等各種多媒體服務。
為了顯示4G與現有通信網絡的區別,第4代移動通信系統業務測試工程師王浩文,還向記者演示了通過實驗網同一公里外的同事進行視頻通話,結果圖像清晰,話音響亮,一點雜音都沒有。據他介紹,這種實驗網實現了高速高清畫面的傳輸,如果將這種功能直接應用在第4代手機上,那么用手機下載一部DVD電影,只需要10多秒鐘時間。
現在,除了國家863計劃在4G的努力外,地方的一些研究機構也在通過合作等方式進行4G的研究和開發。
2006年4月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簽訂合作協議的重慶郵電大學校長聶能介紹說,目前,第4代移動通信聯合研究中心正在進行研究,已經取得了一些成就。據記者了解,重慶郵電大學是我國數字通信的發源地,該校在TD-SCDMA第3代移動通信技術標準研究、手機開發和芯片設計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果。2005年還成功研發出國際上顆0.13微米工藝TD-SCDMA 3G手機基帶芯片,以及有關手機協議軟件等,為我國3G應用提供了核心的技術支持。
在各方努力下,現在我國在4G方面的研究已經取得了成績。尤肖虎向記者表示,目前,我國在第4代移動通信技術上已經處于世界前沿,在國內外申請移動通信技術發明專利達到100余項,在試驗網絡中采用的分布式無線網絡等技術都是自主研發的。如今,我國的第4代移動通信技術已經與世界同步。
短期內4G不可能代替3G
國內目前對4G的研發,是否就意味著現在還未走上商用的3G已經過時?
答案是否定的!
目前,國際上有關第4代移動通信的研究還處于初期階段,其基本需求、核心技術還處于萌芽階段。但較為明確的一點是,按照移動通信技術每10年產生一代新體制的發展規律,第4代移動通信的試用期應該是在2010年開始。事實上,第3代移動通信研究的起步開始于90年代初期,經過近10年的努力,才形成現在的第3代移動通信體制標準。
如同3G與2G之間的關系一樣,4G系統也不可能在一夜之間取代3G系統,更不可能跨越3G系統而直接投入應用。據了解,制定一個全世界統一的4G標準需要耗費5~7年時間,而現有的2G系統在未來的5~7年內是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通信需求的。從這個角度來說,3G系統是不可替代的。
從另一方面來說,并不能因為4G系統的試用期定于2010年,而否定現在國內外有關4G研究工作的意義。事實上,移動通信技術的競爭,愈來愈歸結為核心技術以及相關知識產權的競爭。若無法在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產生的初期加入競爭行列,就無法在未來的競爭中取得戰略性的主動地位,并以此獲得未來產業發展所必須的核心技術知識產權。這也是日本、韓國以及歐洲國家不遺余力,積極開展4G研究的根本原因。
尤肖虎介紹,我國4G的立項早在2000年初就已開始醞釀。2001年11月立項申請被批準后,隨后國家成立了由尤肖虎負責、由863計劃通信技術主題專家組領導的總體組,并于2001年年底和2006年6月發布了2次課題指南,成立了一系列課題組,開始了計劃的啟動。
4G在短期內不可能代替3G,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3G現在的商用前景并不明朗。此前,全球許多電信運營商巨資購買3G牌照并開始網絡建設,而背上了沉重包袱。比如法國電信的債務增至600億歐元,德國電信負債700億歐元,英國電信的債務也達470億英鎊。眾多電信公司出現了經營虧損、股價暴跌、大量裁員等問題,一些支撐不住的公司紛紛倒閉,僅美國就有13家大電信運營公司倒閉。在這些問題的困擾下,電信運營商于是一方面推遲部署3G;另一方面加強了4G技術的研究,而不是商用。
信產部電信研究院交流中心主任陳育平認為,雖然現在全球研發4G的熱潮很高,但目前尚未看到有哪家運營商和國家直接越過3G發展4G。應當是先有3G的應用,才會有4G的研究和標準制定。不過,陳育平同時指出,如果不盡快啟動3G市場,則有可能出現新的替代技術擠占3G的市場空間,如目前市場上出現的WLAN業務、無線市話業務以及寬帶無線接入技術,就有可能因可以提供局部地區低廉的寬帶無線上網業務而擠占3G市場空間。
而且通信行業的發展規律是2代新舊技術的交替,需要10年左右的時間,2G與2.5G的共存就是如此,2G與2.5G完全過渡到3G需要10年左右。也就是說,3G與4G也很可能將在市場上共存一段時間,但3G應用在前,然后才是4G。
不可避免的趨勢
雖然世界正在采用3G網絡,但現在人們的注意力已經轉向了下一代技術:被稱為4G的技術。
隨著3G的失敗,4G不可避免地進入運營商的眼簾。4G技術的提倡者認為,與3G不同,4G的商業模式是合理的。首先,4G的價格和固線寬帶差不多,而且4G首先強調的是速度,其次才是移動性,它首先可能在DSL和有線電視調制解調器沒有覆蓋的地方部署,然后再擴展到整個地區。
現在,一些運營商已經在向這個方向努力了。目前,日本NTT DoCoMo公司已經表示,4G通信的試驗網絡已經部署在公司的橫須賀研發園內,該網絡集結了試驗基站和移動終端。據NTT DoCoMo公司透露,4G通信服務將于2010年推出,網絡的下載速度可以達到100Mbps,上載速度為20Mbps。
而愛立信已開始著手研制第4代移動通信系統,預計將在2011年正式投入運營,2012年奧運會就可應用。愛立信研究出的“4G眼鏡”2011年也將進入市場。愛立信計劃在目前所有通信網絡都以IP技術為基礎時,開始建設第2階段的第3代移動通信網,第3代移動網的互聯網連接速度可達每秒2兆,比目前快200倍。而第4代技術的傳輸速度可達每秒100兆。
現在,愛立信已經與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合作開發4G技術,加利福尼亞大學已經正式成立了加州通信和信息技術學會,并已經得到了愛立信1200萬美元的投資。加州通信和信息技術學會將在4G技術、先進天線系統、新一代移動因特網、電力放大器技術和無線訪問網絡等領域內進行深入研究。
除了這些國家和運營商對4G開始發力外,韓國也將斥資1350億韓元,用于4G通信系統的開發。據了解,為推進4G移動通信服務系統研發進程,政府還成立了一個科研開發小組,專門負責該項目的實施。韓國政府已與移動通信設備公司及服務公司合資成立了下一代移動通信技術開發協會,著手進行4G等未來移動通信服務技術的初始研究。還將聚集產、學、研的通訊專家,成立未來移動通信規劃委員會,負責推動4G規劃。
從移動通信近20年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出,一個技術標準產生之后(甚至在它商用之前),其技術的缺陷或局限就已經表露出來;而當該技術應用在市場上走向頂峰時,它刺激出來的市場需求正在超越其業務供給能力,新一代技術就應運而生了。代是如此,第二代是如此,第三代也將必然如此。更何況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一代技術的市場壽命越來越短,這是歷史發展的邏輯。
現在,在當前第3代系統的標準化即將完成,應用系統即將推出的時候,新一代(第4代)移動通信系統的研究已是刻不容緩。
4G的曙光已經出現,相信在4G通信世界里,人們的生活會變得更加精彩。
3G碰上新對手 規模4G實驗網在我國建成
更新時間: 2006-07-28 15:42:44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