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全球3G運營商的業務發展進程和運營實踐,可以發現3G業務上的起伏在很大程度上與其移動終端有關。移動通信的飛速發展已經使移動終端成為直接面向消費者的產品,承擔起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其質量高低、產品新穎程度、服務是否到位都影響著移動終端廠商與移動運營商的利潤。
隨著3G業務的不斷推出,與之對應的新的移動終端應用與技術層出不窮,3G終端將成為今后通信市場中的一個重要的新興產業,其發展空間和市場價值不可限量。面臨著豐富的業務,3G系統所提供的強大功能和業務平臺以及增值電信服務商所提供的眾多異彩紛呈的應用都必須通過終端配合才能為終端用戶提供豐富的業務,從這個角度看3G終端已經成為3G業務的非常重要的承載平臺。中國的移動終端產業如何在3G時代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將對所有終端產業鏈企業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當前中國移動終端產業發展情況
2005年,中國移動終端市場繼續延續2004年激烈的競爭狀況,國內終端廠商市場份額由2004年底的44.5%下降到40.6%。從排名前三家的國內品牌企業看,2003年其內銷總量占國內市場份額的31.6%,2004年下降到22.5%,2005年則降到17.5%。國外廠商在經過2004年的積淀后,在中國市場上反擊,外資企業的市場份額達到了59.4%,比2004年提高了3.9個百分點。其中:諾基亞國內市場份額達到25.8%,比2004年提高了10.8個百分點,摩托羅拉國內市場份額達到8.7%,三星國內市場份額達到6.9%,索愛國內市場份額達到3.3%,這四家排名前四位的外資企業的國內市場份額達到44.7%,超過全部國產品牌國內市場份額。
造成國內移動終端企業市場份額下降的原因是由于一方面,原材料、能源、勞動力成本上升以及移動終端結構性和階段性過剩導致國內移動終端市場價格繼續走低,企業利潤空間不斷被壓縮;另一方面在渠道、價格和熟悉本土市場情況等原有競爭優勢日漸弱化后,資本、技術等方面的缺陷就成為制約我國國內品牌移動終端企業進一步發展的主要因素,主要表現在產業擴張太快、新款移動終端上市速度較慢、產品質量問題較多、企業利潤下降甚至虧損等。由于這些原因造成國內品牌移動終端企業國內市場份額繼續下降。國外品牌移動終端生產企業則憑借其強大的資本和技術優勢,在充分掌握國內市場情況后,一方面加快新品推出速度,搶占市場,另一方面在產品上全線出擊,全面覆蓋高、中、低檔產品,并加大了在中低檔產品上對國內企業的競爭,進一步壓縮國產品牌移動終端的市場空間,國產品牌移動終端生產企業舉步維艱。
3G時代中國移動終端產業的機遇與挑戰
3G時代,隨著網絡的融合,以寬帶為基礎的綜合業務(包括語音業務、數據業務、多媒體業務等)將在終端上集中體現,移動數據業務和移動多媒體業務必定成為以后的發展方向,移動終端功能將更強大,性能更優異;個性化的移動終端已經成為各個終端產品創造商機的重要的手段和趨勢;3G終端能夠在人們通話之外,作為個人信息的處理設備,它所處理的數據量需要大容量的空間,以及比較強大的處理能力的CPU;移動終端設備將出現硬件和軟件價格向通用化發展的方向,操作系統都將采用通用的標準;同時,3G終端的發展取向將給產業帶來一個高而不貴的理念,會推出從低端到高端的系列化的移動終端。
3G產業的興起對移動終端市場格局及產業宏觀發展環境將產生深遠的影響,一方面經濟全球化趨勢深入發展,全球范圍內的結構調整步伐加快,發達國家制造能力加速向發展中國家轉移,有利于我國更好地參與國際分工與合作。另一方面2006年我國國民經濟將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的態勢,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人們收入的增加,消費結構升級的加快,為移動終端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場需求環境,人們對移動終端的消費仍將保持旺盛需求。移動終端功能和設計的不斷變化,將加快移動終端的更新換代周期,推動市場的進一步增長。同時,通信新技術的應用,將移動終端應用的內容不斷豐富,會吸引更多的移動終端用戶,無論是城市這個成熟市場還是農村這個新興市場,都將有較快的增長。
隨著3G政策的逐步明朗和發展,3G網絡的建設,移動通信產業又將迎來一個幾年期的高速發展期;同時3G時代新的游戲規則將發生深刻變化,產業鏈條上的各環節將更為復雜和多樣。終端廠商與移動運營商、設備供應商、內容提供商、金融服務商、無線接入商等各種群體的聯系將更為緊密,作為移動終端廠商來講,其核心競爭能力將增加一項重要指標,那就是對相關上下游資源的整合能力,在這方面國產品牌移動終端將有較大的優勢。而2005年2月國家發改委頒布了《移動通信系統及終端投資項目核準的若干規定》政策,標志著我國實行了多年的移動終端牌照審批制的結束,使得一些經濟實力強、研發能力強的企業得以進入移動通信領域,這些企業的進入雖然使得市場競爭更加激烈,但有實力的國內品牌企業的進入也增強了國產品牌移動終端企業的整體競爭實力。
隨著3G時代的到來,銷售模式將發生深刻變化。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為了推廣新業務,加強自身在整個產業鏈中的地位,加強和終用戶的聯系,應對未來新進運營商的沖擊,將更多介入移動終端銷售領域。而伴隨著3G牌照的發放,新進移動運營商也面臨著迅速發展用戶的壓力,預計將采取類似中國聯通C網初期的策略,通過終端補貼甚至入網送移動終端等優惠手段來發展用戶。移動運營商的規模采購和捆綁銷售將快速演變為一支重要的銷售方式。
面對3G時代的移動終端產業機遇,中國的通信設備企業紛紛投入力量開展這方面的工作,并且取得了一定的進展。華為、中興、海信、夏新、UT斯達康等廠商提供了商用產品WCDMA終端廠商預計將占據WCDMA市場的相當份額;cdma2000系列終端的核心技術雖然掌握在國外廠商手中,但是在定制移動終端領域,中國的專業終端廠商同運營商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形成了相當的技術積累。中國聯通的C網將平滑升級到EV-DO網絡,原先參與CDMA移動終端定制的廠商,如海信和中興等公司利用其同運營商良好的合作關系,將繼續擁有EV-DO移動終端市場的穩定份額。
作為三大國際主流3G標準之一的TD-SCDMA標準將無疑帶動中國終端產業實現跨躍式發展,目前TD-SCDMA的芯片和終端研發廠商以TD-SCDMA聯盟成員為主,國際品牌主要以合作形式參與開發,大唐移動、重郵信科、三星、夏新、華為、中興、聯想、波導等終端廠商已經推出樣機。參與終端網絡測試的終端廠商包括中興、三星以及華立等數十家手機廠商推出20多款終端參加測試,現在TD-SCDMA終端在款式上看上去沒有那么多,但一旦商用,企業可以根據不同需求和功能迅速延伸出很多款式,WCDMA終端的發展歷程表明,只要有需求,手機種類和款式永遠不會成為制約發展的瓶頸。因此,TD-SCDMA標準將帶動整個中國國內手機制造企業、芯片、手機設計產業的發展,同時TD-SCDMA的手機芯片組不僅能帶動中國相關半導體工業的發展,還能帶動多媒體應用軟件、仿真應用軟件、各類測試儀表、智能多媒體應用終端等產業的發展。只要TD-SCDMA終成功商用,這種“輻射效應”將是持續與長久的。
但是,中國的移動終端產業要清楚的看到自己面臨的巨大挑戰,目前,我國的移動電話機生產企業已達60多家,產能和市場容量的差值不斷增大,市場競爭更加激烈;產品的生命周期縮短,研發成本攤比增加,企業在產業鏈組織上的風險增大,產品質量的風險也在增大;自主創新能力不強、供應鏈不完善、國際市場開拓能力不強;知識產權上的可能訴訟等不確定;中國終端制造商自身實力和市場影響力不夠,面對3G市場前景不明朗,制造商不敢盲目投入和涉足這一領域;中國終端制造商對3G終端研發投入少且滯后(國外終端生產廠商也遭遇了類似問題)。上述原因導致中國移動終端產業在3G核心芯片研發、相關技術開發和應用、3G終端的標準化(滿足個性化需求的同時,盡可能做到標準化)、各種3G終端在互聯互通、3G終端電源(需通過改善終端整體設計,降低功耗,解決3G移動終端電池難題問題)、移動終端顯示器研發等方面都存在問題。
中國3G移動終端產業的發展
基于以上分析,筆者認為未來中國3G終端市場品牌集中度進一步提高,在不同制式的3G終端市場,主要廠商均不超過5家;國際品牌將在整體市場份額中繼續占據優勢地位,但無法稱雄所有細分市場,尤其是TD-SCDMA移動終端市場上國內品牌將占據優勢;國內品牌將分化,純粹的終端廠商將面臨較大的競爭壓力;中小品牌廠商有望依托區域市場和細分市場展開競爭,利用特色產品獲得相對優勢。
目前我國在移動通信終端上已經取得了一定的積累,在3G終端上的研發工作與國際水平的差距并不大。面對即將到來的3G產業,尤其是中國的移動終端企業應該在我國的3G業務商用的時候,能夠為國內電信運營市場提供可靠的3G終端設備,為我國的3G產業的發展提供有利的支持。
中國移動終端產業和中國政府應該一起來加強中國3G終端研發和產業化工作。針對3G的終端,國家應該加大投資,開展多媒體芯片的研制和開發工作,從核心的芯片入手,提高我國3G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同時能夠做3G多媒體數據庫的應用;制定相應的平臺標準,包括在一些應用軟件、文字處理軟件上的標準,能夠由國內市場來主導;繼續開發高效的鋰離子,通過有效的對電源管理,降低功耗,建立公共的開發中心來支持對終端的測試加大力度解決3G終端的電源問題;加強顯示器件的研制;政府主管部門應該積極引導終端廠商對終端的研制和開發,實現結構的標準化以及接口的標準化,使未來的關鍵部件能夠滿足用戶個性化、標準化的需求。
對已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TD-SCDMA產品,政府繼續予以支持和扶植,一方面政府在相關到移動終端方面的各國家部委項目申報、通信實驗室建設和移動工程研究中心建設等方面,優先支持和考慮國內標準的各個廠家,加大對現有移動通信芯片、協議軟件、業務平臺軟件等核心技術的研發和成果轉化的推動力度,使國有標準的移動終端產業能夠在芯片、軟件、元器件配套、終端設計與制造等方面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優勢,逐步形成移動終端產業群整體競爭優勢。另一方面政府適時牽頭,利用國家金融、財政等政策積極進行終端產業鏈同層次的橫向整合和產業鏈上下游的縱向整合,以期達到追求資源協同和規模效應,提高綜合實力和行業影響力,形成一個以TD-SCDMA為核心的包括移動通信運營商、系統設備制造商、終端產品制造商以及軟件開發商和內容服務商在內的完整的產業鏈,為中國3G產業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3G時代的中國移動終端產業
更新時間: 2006-06-22 10:39:52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