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的比例在上升, 銷售額達到350億美元
2004年, 韓國汽車零部件產業創造了總產值356.3 億美元的紀錄,實際年產量比2003年增加14.1%。其中國內銷售量達284.9億美元,出口額占59億美元,出口率增長了40.2%。其主要得益于海外轎車生產的增長其中包括中國及其它國外車輛制造廠的零配件供應。
韓國汽車零部件產業占韓國制造業和附加增值產業的9.4%, 它占大約占汽車工業總產值的70%(銷售額是840億美元),未來汽車產業預計達 35%的增長率,而相關零配件的增長率將達70%。
汽車零部件主機制造商達913家
韓國的主要汽車制造商是現代、起亞、通用大宇、雙龍、雷諾三星。提供汽車零部件給這些整車制造廠的配套商一共913 個公司。這些汽車零部件制造商, 76家是大型公司占8.3%, 另外837個公司是中小型企業,其雇員少于300 名或注冊資本少于780萬美元;其中148家是海外投資的公司,765 家公司是真正的國內投資公司。
1990年韓國的汽配產業產值僅為56.3億美元,到1995年劇增至130.2億美元,至2004年更達到356.3億美元。 在韓國汽車零部件市場上, OEM 產值比例比售后和出口市場份額大得多。 在2004 年, OEM 銷售共計達284.9億美元, 但是售后和出口市場分別為19.9億美元和51.4億美元。趨向是, 國內OEM 銷售的比例將趨小而出口則逞上升趨勢。
對中國市場的出口迅速增長
通過分析韓國汽車零部件出口產品類別顯示, 車輪類、離合器等零部件占很大的比例,中國是此類產品的市場, 其次是美國,、印度和日本。 對中國和印度的出口, 取決于為韓國汽車制造商在該地區汽車工廠的供應;而出口到美國和日本則主要是維修配件和OEM 配套。
韓國汽車制造業正在加快全球化進程。大宇和現代等品牌在美國設廠就是本趨勢的例證。在這個趨勢下,汽車零部件產業盡力在全球擴大它的供應基地和多樣化的海外市場。韓國的汽車產業在這方面績效顯著,例如, 2002年美國全年汽車零部件進口為691億美元,而從韓國進口共計13.8億美元,增長率達23.2%。2002年韓國汽配產品出口總額是20.3億美元,2003年達41.2億美元,以致雙倍增長。
對中國市場的出口在迅速增加長。中國當前是韓國汽車零部件出口的大市場。2003年, 韓國汽車零部件對中國的出口額是9.4億美元,相對2002年以459.4%的速度增長。2004 年,向中國出口是17.36億美元,增長率達83.9%。 根據由韓國汽車制造商協會(KAMA)公布的數據顯示, 汽車零部件出口向中國在2005年上半年共計到12.04億美元,比2003年同期增長41.6%。
外商投資韓國汽車零部件產業超過26億美元
至2004年底,外商在韓國汽車零部件工業投資超過26億美元,據年度數據分析顯示, 巨額的投資記錄是1998 年的15,730萬美元。 美國是的國外投資來源國共有8,880萬美元。 日本有107家公司投資、德國有30家公司投資總額共達5,4000萬美元。十五個外國投資者是世界排列在前30位的汽車零部件制造商, 包括Delphi, Visteon(美國), Bosch-Siemens (德國), Yajaki Denso (日本) and Valeo / Faurecia (法國)。為了吸引更多的國外投資者,韓國政府在25個領域在稅收方面給予優惠政策,如發電機、剎車系統、空調系統等。
國內消費額和出口額的增長
2005年,韓國汽車零部件產業產值為379.6億美元, 311.8億美元在國內消費、72億美元出口,比2004年增長6. 7%。國內消費的增長主要源于國內汽車產量的增加,積極的因素是國外汽車廠的投產將刺激零部件的需求,但同時負面的因素是國外汽車零部件廠的投產和美元匯率的下跌將影響國內汽車零部件工業的增長。
韓國政府宣布計劃促進汽車零部件產業
全球性的汽車零部件產業和電子產業爭奪戰即將爆發,相關產業大小都受到影響。根據Nomura 研究所發表的數據,全球汽車半導體消耗量將從2002年的125億美元增加至2006 年的300億美元,而到2010年的需求量將達642億美元,同時市場競爭也將愈演愈烈。
在美國市場摩托羅拉(Motorola)早已穩居市場龍頭地位,近現代汽車與三星電子達成了協議,共同開發汽車半導體模塊,其中包括卡車網絡系統、連接控制模塊,同時現代汽車、現代電子將引導集團投資向電子產品和信息化產品傾斜。
韓國政府今年宣布計劃:支援韓國汽車零部件產業,改變全球性發展策略。
,根據技術創新的需要,建立必要的基礎設施基地和研發中心,共同開發、共同使用相關設施,研發中心將首先在Ulsan,北部的Jeolla 省和Busan. 直到2008年,政府將提供9100萬美元資金支持包括技術創新中心、教育培訓項目、信息聯通網絡和集成模式等項目。
第二, 政府實施高新技術開發計劃。 到2014 年, 政府將提供65240萬美元資金協助開發某些汽車核心技術如“液化燃料汽車”、燃油電池、“自動汽車”等項目。同時還將加強對“核心技術”與“模塊產品”的支持,此外還對底盤角模塊技術給予全力支持。今年的預算是799萬美元將全部用于新技術的研發。
第三, 汽車零部件產業將作為主要的出口產品扶持發展。相比發達工業國家的類似學院,韓國的汽車技術學院的實際技術能力要有所提高,這有助于加強把汽車工業作為主導出口產業的基礎。僅僅今年,53.6 萬美元將作為財政支出到這一項。再者,高度附加值的出口產品將被標識出,并被提供經濟支持?,F在,汽車空調的壓縮機被選為首要的出口項目, 其次為電子剎車系統,防滑系統,輪軸和燈具系列。
除這些項目之外, 韓國汽車制造業在與國際政府合作下, 尋求在中國建立生產設施, 在全球商貿環境下,中韓合作將是防止韓國汽車工業滑坡促進產業升級的有效手段。另外,政府和汽車零部件企業將密切合作共同制定一個面向未來的汽車零部件產業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