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芝罘區(qū)1600輛出租車即將裝上GPS定位系統,年前,我市客運車輛成規(guī)模配置了GPS定位系統。
從全國來看,創(chuàng)維、海爾、夏新和康佳等家電企業(yè)引領的投資高潮直指汽車電子行業(yè)
煙臺市道路運輸協會譚憲科秘書長說,已經裝上GPS的煙臺客運車輛為1000多輛,其它為龍口等地的幾百輛出租車。 煙臺一家公司兩年來,為煙臺2000輛車裝上了GPS。
兩者相加,煙臺目前車載GPS不超過4000臺,價值大約為1000萬元。
121萬的總量和4000輛的GPS裝量,如此巨大的市場反差。對于車載GPS廠商和渠道來說,都陷入了興奮與疑慮的博弈之中。
目前煙臺車載GPS的市場前景,無疑是一片利好消息。號稱亞洲GPS的烽火臺GPS公司考察煙臺市場后認為,煙臺121萬輛的汽車保有量加上超常規(guī)的增長速度,即便只有10%的車輛安裝GPS衛(wèi)星導航儀,終的需求量都是一個足以讓人咋舌的數據。他們估計,這個數字可能是4億元。而且,10%的普及率離國際市場40%的平均水平還是相距甚遠,GPS市場的含金量非常可觀。
其實,煙臺GPS市場從來沒有遇到這樣一個機遇,經歷了緩慢增長的一段時期后,當前的大規(guī)模應用蓄勢待發(fā)。業(yè)內人士預測,2006年國內的GPS市場將達三位數增長。如此高速的成長速度無疑讓商家們喜出望外,這意味著,作為一個新興市場的開拓者,他們此前的努力將得到更多的回報,GPS巨大的新增市場份額,正是擺在商家面前的一塊巨大蛋糕。
專家預計,僅2007年全國的車載GPS市場蛋糕盤面就為200億元,記者采訪所了解到的是,煙臺IT企業(yè)表現出少有的遲鈍:號稱煙臺IT搖籃的三站科技市場內400家公司無人研制,中俄孵化基地內公司無人涉足這一領域,開發(fā)區(qū)內企業(yè)有幾家十年前就生產GPS同步時鐘,但10年后,他們的產品還是賣不上價的GPS同步時鐘……
在這一輪全國性“搶錢”運動中,煙臺IT企業(yè)是沒戲了。“車載GPS的技術門檻并不是很高,好多東西是窗戶紙,一捅就破。缺少耐性、急功近利讓煙臺IT公司患上了夜盲癥,金礦面前,視而不見。”一位業(yè)內人士如此評說。
生產領域如此,經銷領域也讓人嘆氣:南郊汽車交易一條街大大小小幾十家汽車經銷商,只有三家擺放著滿是塵土的樣品……
采訪過程中,讓記者困惑的是,車載GPS在煙臺,除了沒有成型的銷售市場,主管部門或行業(yè)協會也沒有,巨大的金礦,悄悄地來,悄悄地去,仿佛不曾與煙臺人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