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6月30日,天時達手機半年的內銷量已經達到200萬部左右。諾基亞起訴天時達是別有用心。”7月4日晚上8點,天時達集團副總經理吳裕揭對《財經日報》回應諾基亞狀告天時達手機外觀侵權案。6月27日,本報搶先報道了《諾基亞訴國產手機外觀侵權專利問題成地雷》,當時天時達對此項訴訟尚不知情。
法院受理案件后,還有交納訴訟費、開庭日期排期等相關程序,這一過程一般需要15天,所以天時達再過幾天應該會收到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傳送的起訴狀副本。
賽迪顧問公司分析師蔣利峰表示,諾基亞此舉主要還是為了警告國內一些主打仿冒產品的廠家,但諾基亞是否能勝訴還難說,因為取證很難。
截至記者發稿時,諾基亞起訴的另外幾家企業都沒有正式對該訴訟作出回應。
暴利懸念
吳裕揭稱,諾基亞揮舞專利大棒不過是想繼續維持其產品在國外的暴利空間。其實再貴和高附加值的手機的成本也不過在1000元到2000元之間,而諾基亞8800剛上市的渠道價格就高達8800元,后渠道將其推高到12000元的頂峰,直到現在,8800的價格還維持在近7000元的高價位上。事實上,8800的功能和聲音一般,屏幕也太小。
諾基亞公司廣州辦事處資訊部黃迅表示,諾基亞已經掌握充足的證據,完全可以認定天時達的產品侵犯了諾基亞的知識產權。至于8800是否暴利,外界并沒有發言權,因為各種產品的成本結構并不一樣。
一級市場沖擊
吳裕揭表示,天時達A317僅借鑒了諾基亞7260的設計理念,而外觀設計注入許多獨創的元素,可以說做到了神似而形不似。之所以諾基亞會把槍口對準天時達,主要是天時達在一級城市已經開始侵蝕諾基亞的市場份額。
據介紹,天時達手機在二三級城市站穩腳跟后,從去年開始嘗試進入一級城市,今年公司已經將進軍一級城市上升到戰略層面。目前天時達在上海市場已經做到國產手機前三名,正在攻打北京市場。
蔣利峰表示,根據賽迪數據顯示,雖然諾基亞在中國銷售總量還在上升,但相對市場份額卻略微下降。
我們一直在學習
“無可否認,我們一直在學習諾基亞和摩托羅拉等手機巨頭。”吳裕揭透露,天時達學習洋品牌多的地方在產品的內部結構,來提高自己產品的質量水平,比如將電池觸點改銅換金、電池后蓋的卡扣設計等,但學習也不只是諾基亞一家,包括摩托羅拉、三星、NEC都在學習之列。
“判斷產品外觀侵權的標準是產品外觀相同和近似,大體相似都可能構成侵權。”廣東君言律師事務所專門負責知識產權官司的劉輝律師指出,如果一個產品神似而形不似,是否侵權主要還要看外形相似的程度。借鑒產品的設計理念是無法判斷該產品是否構成侵權的。
對于國產手機仿冒洋品牌的現象,中電通信董事長吳志陽和TCL通訊旗下捷開通訊的相關負責人均表示,自主創新對企業未來發展非常重要。學習設計理念并不是要仿冒,而是要理解其產品的內涵,每個產品都有自己的消費群體,國內廠家應該要根據自己的消費群體來設計產品。
天時達回應諾基亞訴訟:神似形不似
更新時間: 2006-07-07 09:14:26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