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摩托羅拉、諾基亞兩大手機廠商在全國范圍內發起廢棄手機及配件回收活動———“綠箱子”環保計劃,此后又有了波導、LG、聯想、松下、NEC、夏新等6家手機生產企業加盟,可謂喜事一樁。就在各路兵馬大張旗鼓地實施計劃時,媒體卻傳來重慶移動已經撤銷了“綠箱子”專管部門的消息,9大廠商力推的公益事業在小販回收舊手機和公民環保意識不強的現實面前,并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沒有引起相應關注
6月24日,北京市朝陽區太陽宮中國移動營業廳里前來交費和辦理手機電話業務的顧客人很多,回收廢舊手機的“綠箱子”被遺忘在大廳的東南角。記者看到,“綠箱子”里面孤伶伶地躺著四塊廢舊手機電池,看來“回收廢舊手機”的情況不容樂觀。
記者跟幾位手機用戶聊起了“綠箱子”計劃,不少的消費者表示不了解此事,并認為一般情況下舊手機都賣給街頭回收手機的小販,他們能給50元~200元的回收價格。該營業廳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活動從去年7月開展以來,到目前為止僅回收到廢舊手機二三部,廢舊電池幾十塊。
隨后,記者在北京廣渠門中國移動營業廳里同樣看到了“綠箱子”少有消費者捧場的情景,“綠箱子”里共有一部手機和六塊電池。
來自《重慶日報》的報道,由于市場反應不理想,重慶移動已經撤銷了“綠箱子”專管部門,相關事宜已全部移交給下屬的通信服務公司。報道中稱,整個重慶共有50余個重慶移動自辦營業廳和20多個手機售后服務點設有“綠箱子”,盡管這一網點數量在全國處中游水平,但從去年12月到今年2月的三個月的時間內,重慶“綠箱子”的全部戰果只有100多部手機、200余個配件、200多塊手機電池,這些回收廢舊手機的數量難以與其他城市相提并論。
摩托羅拉(中國)公共關系事業部公關經理郭飛洲告訴記者,截止到2006年4月,中移動“綠箱子”計劃開展半年來的統計,已經回收到廢棄手機及配件將3萬余件。
但是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告訴記者,半年僅回收3萬部,與全國每年近7000萬部手機的淘汰量相比,懸殊的差距折射出的是“綠箱子”計劃處境尷尬。
遭遇“翻新機”阻擊
真的是手機用戶不關心環境保護,還是媒體對“綠箱子”計劃宣傳不到位呢?一些廠商的老總和相關業內人士認為,一些不法的手機小販通過低價回收“廢舊手機”,拆卸零件拼裝“翻新機”和“黑手機”,成為“綠箱子”計劃推廣過程中的天敵。
綠箱子計劃開展半年以來,回收只有3萬部手機及配件,僅有萬分之四的回收率。眾所周知,目前手機已經成為快速消費品,按全國每年淘汰舊手機7000萬部計算,每部手機配以兩塊電池和一個充電器,中國每年就有2億塊手機電池和1億個手機充電器應順理成章地落入“綠箱子”,但是計劃從實施到現在巨大的反差著實令人心寒。
“我們的目的不僅僅回收手機,而是作為一個公益的環保行為,然而,現在回收的手機遠遠低于老百姓每半年就換一次手機的淘汰數量。”聯想手機公關部經理姜曉瑛說。
與目前半年回收的僅三萬部手機及配件相比,余下的6997萬部的淘汰機都去了哪里呢?海爾手機公關部崔濤直言不諱地告訴記者,都被來自路邊和街邊小店成千上萬的手機回收小販以換取幾十元的“破爛費”收走了。
這使記者不禁想起了曾采訪黑手機報道時,北京木樨園市場一位專門回收舊手機的攤主說的話,其收來的破爛機將會有專人收走,拆解其可以繼續使用的零配件拼裝成翻新機,再以每部幾百元至上千元不等的價格流向農村及三、四級市場。現在“破爛手機”的利潤率非常高,一些手機維修店則專門收購那些不能修好的機子,提取其中能用于手機維修的零部件。
易觀國際消費電子與半導體分析師趙亞洲認為,廢舊手機是有殘值的,這一點中國消費者大多數都想用廢物換點錢,所以廢舊手機轉身變為“翻新機”流入三、四級農村市場,成為“綠箱子”推廣遭遇的天敵。
利益機制缺位
這次“綠箱子”實施的計劃流程中,由消費者將廢舊手機投到9家企業“綠箱子”中,再由各企業將回收的手機送交中國移動的指定倉庫,之后再統一運輸到南京金澤公司做廢物提取和銷毀,這無形中給廢舊手機的回收成本設了一道“門檻”。
業內人士對此指出,僅憑企業的公益心來推動我國對電子廢棄物的回收和管理是不夠的,還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利益驅動機制和國家制定相關管理政策,使企業的自發行為成為一種行業自律行為。
“這是一個公益的事情,雖然不希望像小學生做好事得到表揚一樣,但的確希望能夠喚醒廣大消費者環保的意識,更多的人能夠積極地參與到這件事中來。”姜曉瑛說。
易觀國際手機分析師趙亞洲卻認為,僅僅采用贈送體驗卡、免費環保彩鈴、抽獎得諾基亞手機的辦法來獎勵消費者是遠遠不夠的,缺少利益機制驅動來刺激消費者。
他認為,手機回收“有償”與“無償”之間是有一定差距的,不能用道德與素質標準對國民有要求,如果是有償的效果會好得多。他建議手機廠商可以像家電企業那樣采取以舊換新的行為,或是給消費者一定的獎勵,把消費者吸引到正確的途徑上來。
政府對于包括廢舊手機在內的廢舊電子產品無害化和回收利用已經有了一些舉措。信息產業部經濟運行司體制改革與市場處黃建忠處長對記者介紹了信息產業部在推進電子廢棄物資源化方面的措施,他說信息產業部已經制定了《電子信息產品污染控制管理辦法》,重點在產業鏈的前端即產品制造階段控制電子產品的污染。而這也將從側面推動了“綠箱子”的進程。
“翻新機”作梗 廢棄手機“綠箱子”計劃流產
更新時間: 2006-07-04 10:01:48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