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路板行業作為電子行業的基礎,其環境保護正隨著我國電子 行業的高速發展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長期以來,線路板板行業總是 給人用水量大、廢水量多、污染嚴重、廢物難于處理的印象。隨著新 的環保材料和環保工藝的實施,隨著生產后端對各類類廢棄物的資源 化利用技術的完善,線路板生產正逐漸擺脫發展和環保相矛盾的困境, 取得生產與環保同步發展的熊掌與魚兼得的雙贏局局面。 小循環系統產生大綜合效益
在線路板生產的許多工序中,在對銅箔表面進行預處理時,會 產生含銅不高(1g/l-50g/l)、利用價值不大、可是卻對后段廢水處理 和回用造成很大不利影響的微蝕含銅廢水。為了限度減少銅污染 因子排放量,地降低后續廢水處理和回收難度,采用一種特 殊的吸附電解技術,可以使其中的銅離子從原有廢水中分離出來,把 廢水中的銅從30g/l降低到1g/l以下,同時把銅提取出來成為高純度的 銅板。經過這樣的處理,使廢水的后續處理難度大為減小,廢水處理 成本下降0.5-0.8元/立方米。
這些措施的采用,充分體現了循環經濟“減量化、再利用、資源 化”的基本原則和“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基本特征,符合可持 續發展理念的經濟增長模式。以成熟技術為支撐,在企業內部發展小 循環經濟是可行的。與整個國家發展大循環經濟相比,在企業內部發 展小循環經濟,操作簡便,控制容易,根據企業自身條件因地制宜地 開展,能獲得數倍于投資的綜合效益。我們首先要承認線路板生產是 有污染的,但是,只要企業重視,污染是可以治理的。只要以循環經 濟理念為指導,以先進的技術為手段,在線路板行業限度地實現 污染物的資源化,達到增產不增污、以廢養廢、變廢為寶的污染治理 效果,實現經濟和環保同步發展的雙贏局面是完全可能的。
中國的電子產業特別是線路板生產正在突飛猛進地向前發展,各 類環保技術的研發正方興未艾,堅持廢物的資源化利用,使傳統的污 染治理達標排放的低級污染治理模式向污染物資源化和再生循環利用 的污染治理模式的方向轉變,必將使線路板清潔生產呈現出嶄新 的局面! 治污方式是污染物資源化
目前在很多人的頭腦中,還存在著舊有的污染治理觀念,那就 是把污染治理看成是一個單純的污染物控制過程,說到環境保護,其 印象總是污水橫流,臭氣熏天,在經濟上的大量無償投入,企業的環 境保護目標就是用大量資金把廢水廢氣經處理達標排放。實踐證明: 這是一種被動的、低級的污染治理模式,其本質不過是把污染物從一 種形態轉變為另外一種存在形式,污染物并沒有得到處理。比如大家 知道的固體廢物和垃圾填埋就是這種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只是把污 染物從水相、氣相變成了固相,污染物不能利用、只會給環境帶來負 面影響的本質并沒有改變,只不過其污染范圍相對地被固定、被控制 罷了。要真正地使污染物得到處理,必須使污染物資源化,才能徹底 減少污染物,使污染物變廢為寶,化害為利。
正是基于這種理念,我們不應該單純地把線路板廢水治理看成達 標排放的任務和負擔,而是應該把這些蝕刻廢液、含銅廢水看成寶貴 的資源。蝕刻液技術是利用物理化學的方法,把蝕刻廢液中的銅選擇 性地提取出來,這樣蝕刻廢液中的銅含量降低而恢復蝕刻功能,分離 出來的銅又制成純度和價值都很高的金屬銅板;低含銅廢水同樣也是 利用特殊的分離技術,把廢水中含量很低的銅選擇性地分離制成金屬 銅板,而不是像通常的做法采用中和法沉淀成固體廢物填埋;廢水處 理循環再生回用技術更是直接把水與其他雜質分開,這樣使得廢水重 新成為生產線用水而實現廢水的資源化,這在水資源越來越緊缺的中 國越來越彰顯其寶貴的價值。可見,那種傳統的把污染物僅僅看成等 待治理的包袱的觀念已經過時。
任何污染物其實都可以被看成資源,污染物是否能成為資源,其 根本原因在于技術是否先進。還是以含銅廢水的治理技術發展為例。 一直以來,含銅廢水特別是絡合含銅廢水是業界處理的難題之一。由 于絡合劑的存在,線路板廢水含銅量一直難以達標。特別是在實行國 家一類排放標準的地區更是如此。但是,利用新的吸附電解技術,對 這部分廢水進行選擇性分離后,獲得純度高的電解銅板,在整個過程 中沒有物耗,不過銅的回收率卻是的(達96%),回收的銅是純 的,當然,其效益也是的,有效地使難于治理的銅污染實現了資 源化,經過技術處理后,廢水可以輕松達標排放。 廢水處理循環利用經濟效益顯著
一般而言,作為環保的污水治理,只要把廢水達標排放就算達 到目標了。可是,在循環經濟專家的眼里,廢水已經不單是廢水,它 不過是放錯了地方的水資源!在處理廢水的過程中,對廢水中的各類 污染因子而言,當濃度降低到一定限度后,處理難度就會加大,因此, 要把經過初步處理,具備反滲透回收條件的廢水進行回收,一方面制 取了有用的初級純水,為生產所利用;另一方面也使原有經處理的廢 水得以濃縮為濃水,使企業需要經處理達標排放的廢水數量大大減少, 從而減少污染物排放總量。把車間排出的廢水經初步處理,利用反滲 透原理生產各級生產純水,濃縮后的更"廢"的廢水進一步處理達標 排放。利用這個方法,不但降低了廢水的處理難度和成本,同時也在 廢水中又"回收"了純水,使水資源得到了循環利用。
2005年度,公司運用此項技術,共減少污水排放總量30萬噸,削 減各類污染因子5.61噸,節約污水處理成本30余萬元;回收純水30多 萬噸;減少自來水用量30萬噸。與利用自來水制取純水相比,利用中 水回用每生產一立方米純水可降低成本0.56元。直接經濟效益達40多 萬元。
在廢水處理時,污染量較大、處理困難的污染因子是銅離子污 染。因此,我們要重點突破銅的回收技術和蝕刻廢液循環利用技術。 實施這項技術對環境的貢獻可以從二方面得以體現:一方面,由于廢 液排放的減少(接近零排放),可以大大減輕后續廢水處理難度,減少 了污水排放總量和污染因子排放總量;另一方面,該技術回收了蝕刻 液中的銅,作為一種有限的資源,銅在開采過程中同樣會產生大量的 污染、水土流失和生態破壞,從這個意義上講,蝕刻液循環利用的過 程,其產生的環境效益遠遠大于經濟效益。
PCB治污出路在于資源化和小循環經濟
更新時間: 2006-06-13 19:11:37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409
免費預約試聽課
- 姓名
- 電話
- 獲取試聽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