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絕大多數消費級VR都是只提供視覺和聽覺的沉浸式體驗,其他感官的還達不到沉浸式的水平。粵嵌VR培訓帶你了解一下能提供更好沉浸式體驗的VR外設。
Birdly
Birdly是一款飛行模擬器,用戶需要戴上VR頭顯,然后趴在Birdly上,像鳥兒一樣飛翔。可以看到,設備上集成了風扇等元素,當你趴在上面時,不僅能感受到轉向時的左右晃動、還有徐徐微風襲來,似乎真的成為一只鳥兒,翱翔在舊金山的上空。當然,缺乏失重感是Birdly的缺點。
Omni VR跑步機
坦白地說,即便VR游戲世界再宏大、逼真,但如果只能用手柄控制,沉浸感一定大打折扣,但這就是目前很多VR內容的現狀。Omni則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周邊,你需要穿上專用的鞋子,在跑步機上不斷走路、跑步、側滑,游戲中的人物便會同步做出相應動作,再配上體感槍械,成為游戲中的“救世主”。
VirZoom
VirZoom更像是一個運動設備,也就是室內自行車,當然它需要配合VR頭顯來使用,包括目前流行的Oculus Rift、HTC Vive和PS VR。使用方式很簡單:戴上頭顯運行游戲,然后不斷地踩踏踏板就行了,既能實現出眾的沉浸感、又鍛煉了身體。粵嵌VR培訓認為,雖然目前內容太少,僅支持有限的游戲內容,如果能夠獲得軟件廠商支持、推出大量運動健身題材的游戲或是健身應用,想必效果會更好。
觸覺反饋系統
觸覺反饋系統也是目前VR開發者發力的領域,形式非常多樣化,有的是手套、臂帶,還有使用EMS電子肌肉電反饋的復雜系統,能夠監測肌肉活動,地分析出肱二頭肌和三頭肌的用力程度。不過,大部分觸覺反饋系統還處于開發和完善階段,只有在反饋性、低延遲均達到完美的情況下,才會提升VR系統的沉浸感。
VR版馬里奧賽車
這套系統其實是由滑雪車改裝而成,除了使用方向盤駕駛之外,使用道具是真正用手來丟的,由日本廠商VR-Zone shinjuki開發,設立于VR游樂場,顯然是街機中心賽車游戲的增強版本。或許更具沉浸感的VR系統或許在商業領域更有前景。
隨著VR設備發展的越來越成熟,VR的體驗遠不是現在能比的,粵嵌VR培訓認為未來肯定有更多能摸到,能聞到,能感覺到的VR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