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便攜式液晶顯示器的低耗電、高畫質與使用時間等需求,臺灣地區工研院近日發表自行開發的新式半穿透/反射式液晶顯示技術,利用全新光學設計,并搭配先進噴墨技術,不但有效改善了目前業界的半穿透/反射式顯示技術所面臨的限制,也為業內廠商提供一個制程簡化且低成本的新選擇。
半穿透/反射式液晶顯示模式不但在室內或較暗光線下,可透過穿透式區域清楚顯示畫面,也可在戶外或強烈光線下,透過面板中反射區域顯示清楚影像,使其成為液晶顯示器于可攜式產品的應用。然而,目前市場上所使用的SHARP半穿透/反射式顯示技術,采用穿透區與反射區間隙(Cell Gap)不同的方式來顯影,使得液晶在接口間容易產生排列異常,導致畫質不良,此外,該制程相對復雜,成本也較高。
臺灣地區工研院自行開發的半穿透/反射式液晶顯示技術,則利用全新光學設計導入多種液晶顯示模式,再加上多區域配向設計,有效的改變液晶材料的特性,使穿透區與反射區的顯示質量,能在同一面板間隙的條件下,具有相同良好光學效果。此外,并搭配先進噴墨技術以提升液晶顯示器面板的設計空間,并達到制程簡化與材料節省的優點。
由于噴墨技術具有drop-on-demand的特性,能夠將所需的材料或結構直接制作于顯示器中,因此有效的減少微影制程步驟,并且同時大幅節省材料的使用,有助于達到綠色環保之減廢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