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gzyueqian
      13424082685
      首頁 > 新聞中心 > > 正文

      廢棄家用電器與電子產品污染防治技術政策

      更新時間: 2006-08-15 23:11:12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1017

             一、總則

             (一)依據和目的

             為了減少家用電器與電子產品使用廢棄后的廢物產生量,提高資源回收利用率,控制其在綜合利用和處置過程中的環境污染,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和國家有關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制定本技術政策。

             (二)定義

             1、家用電器與電子產品

             家用電器是指家用電器及類似用途產品,包括電視機、電冰箱、空調、洗衣機、吸塵器等;電子產品是指信息技術(IT)和通訊產品、辦公設備,包括計算機、打印機、傳真機、復印機、電話機等。

             2、廢棄家用電器與電子產品:是指廢棄的家用電器與電子產品,以及其元(器)件、零(部)件和耗材,包括:

             (1)消費者(用戶)廢棄的家用電器與電子產品;

             (2)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不合格產品及其元(器)件、零(部)件;

             (3)維修、維護過程中廢棄的元(器)件、零(部)件和耗材;

             (4)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視為電子廢物的。

             3、有毒有害物質:指家用電器與電子產品中含有的鉛、汞、鎘、六價鉻、聚溴聯苯(PBB)和聚溴二苯醚(PBDE)以及國家規定的其他有毒有害物質。

             4、生產者:家用電器與電子產品或元(器)件、零(部)件等品牌(商標)的所有者,包括:

             (1)使用自己的品牌(商標),制造和銷售家用電器與電子產品或元(器)件、零(部)件;

             (2)使用自己的品牌(商標),轉售由其他供應商生產的家用電器與電子產品或元(器)件、零(部)件。

             5、再使用:指廢棄家用電器與電子產品或其中的元(器)件、零(部)件直接或經簡單維修后用于原來用途的任何行為。

             本技術政策所指的再使用指廢棄家用電器與電子產品經簡單維修或升級后再使用,以及經拆解處理后對其元(器)件、零(部)件的再使用,不包括廢舊家用電器與電子產品轉由其他人直接再使用的情況。

             6、循環利用:指對廢棄家用電器與電子產品或廢棄材料的再加工,加工后材料的用途可與以前相同或不同,但不包括對廢棄材料直接焚燒進行的熱能回收。

             7、處理:指對廢棄家用電器與電子產品清除污染、拆解、破碎、循環利用的活動。

             8、處置:廢棄家用電器與電子產品經處理后,產生的無法進一步再使用、循環利用的殘余物,采用焚燒、填埋或其他方式,以達到減容、減少或消除其危害性的活動。

             (三)適用

             本技術政策適用于家用電器與電子產品的環境設計、廢棄產品的收集、運輸與貯存、資源利用和處置全過程的環境污染防治,為廢棄家用電器與電子產品資源化利用和處置設施的規劃、立項、設計、建設、運行和管理提供技術指導,引導相關產業的發展。

             (四)指導思想

             1、推行“三化”原則

             (1)減量化:通過對家用電器與電子產品的環境友好設計,減少產品中有毒有害物質和材料的使用,延長產品的使用壽命,改善產品循環利用特性,從而減少電子廢物的產生量和危害性。

             (2)資源化:通過對家用電器與電子產品及其元(器)件、零(部)件等的再使用和循環利用,提高廢棄家用電器與電子產品的資源利用率。

             (3)無害化:通過采用先進、適用的處理和處置工藝技術,控制廢棄家用電器與電子產品循環利用和處理處置過程中的環境污染。

             2、實行污染者負責的原則

             國家對廢棄家用電器與電子產品污染環境防治實行污染者負責的原則。

             家用電器與電子產品的生產者、銷售者、進口者、使用者對其產生的廢棄家用電器與電子產品依法承擔污染防治的責任。

             (五)目標

             1、國家通過立法適時發布、更新產品中禁止、限制使用的有毒有害物質名錄,實施產品市場準入制度,推行環境友好產品的政府綠色采購政策,從源頭減少和控制產品中有毒有害物質的使用。

             2、建立相對完善的廢棄家用電器與電子產品回收體系,逐步提高廢棄家用電器與電子產品的環境無害化回收率和資源化利用率;

             3、規范廢棄家用電器與電子產品資源化過程的環境行為,控制污染物排放;資源化過程中產生的危險廢物納入到危險廢物處置體系,基本得到安全無害處置。

             (六)公眾參與

             開展公眾環境宣傳和教育,提高公眾的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意識,采取措施激勵生產者、消費者、循環利用者等各相關方參與廢棄家用電器與電子產品的回收、循環利用的積極性。

             二、環境友好設計

             (一)減少有毒有害物質的使用

             1、鼓勵家用電器與電子產品中不使用或減少使用有毒有害物質,開發使用安全無毒害、低毒害的替代物質。

             2、國家按家用電器與電子產品種類,分時段逐步限制和禁止有毒有害物質的使用。

             (二)延長產品使用壽命

             鼓勵通過采用模塊化設計,元(器)件和零(部)件的壽命趨同設計,易維修、易升級設計等,延長產品的使用壽命。

             (三)提高產品的再使用和循環利用特性

             生產者不應通過特殊設計或者加工工藝故意阻止產品廢棄后的再使用,但若該設計或者加工工藝更有利于環境保護和安全的要求時,則不在此限。

             鼓勵減少使用材料的種類,多使用易回收利用材料,采用國際通行的標識標準對零(部)件(材料)進行標識,采取有利于廢棄產品拆解的設計和工藝,提高廢棄產品的循環利用率。

             (四)提高產品零(部)件的互換性

             通過標準化使產品的通用零(部)件,在不同品牌或同一品牌的不同型號之間實現互換。

             (五)合理使用包裝材料

             采取有利于回收再利用或易處理的包裝材料,提高包裝物的回收利用率,限制過度包裝,減少廢棄包裝物的產生量。

             三、有毒有害物質的信息標識

             (一)在有毒有害物質完全禁止使用之前,逐步推行有毒有害物質的信息標識制度。

             生產者應在其產品的元(器)件、零(部)件上或其說明書中,按照國際通行的或國家有關的信息標識標準,標明產品中含有毒有害物質的名稱或代碼。

             (二)生產者應向家用電器與電子產品再使用者和處理處置者提供相關資料和信息,尤其是含有毒有害物質元(器)件名稱和元(器)件裝配部位等信息。

             四、收集、運輸及貯存

             (一)鼓勵建立多方參與的、符合不同種類和來源的廢棄家用電器與電子產品回收系統。在建立回收體系時,應考慮來自政府機構、企事業單位和來自居民家庭的廢棄家用電器與電子產品回收的不同特點。

             (二)國家鼓勵行業協會等非政府組織建立廢棄家用電器與電子產品信息系統,為廢棄產品的回收提供信息服務。

             (三)廢棄家用電器與電子產品的回收可采用付費、互換、無償交易等市場手段,鼓勵消費者(用戶)將廢棄產品交到指定的回收站點或與回收者預約上門收集。

             (四)回收者收集的廢棄家用電器與電子產品應送往具備無害化處理能力和條件的單位進行處理處置。

             (五)廢棄家用電器與電子產品在運輸過程中應采取適當的包裝措施,避免在運輸過程中一些易碎產品或零部件破碎或有毒有害物質的泄漏、釋出。

             (六)廢棄家用電器與電子產品的貯存應使用專門的存放場地,地面水泥硬化處理,有防雨淋的遮蓋物。

             五、再使用

             國家鼓勵廢棄家用電器與電子產品的再使用,但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1、從事廢棄家用電器與電子產品再使用的廠商應具備必要的防治環境污染的設施條件,并采取相應的污染防治措施。再使用產品不得對環境產生污染危害。

             2、再使用的產品、元(器)件、零(部)件應保證其質量符合國家相關安全標準和使用性能標準。

             3、重新投放市場的再使用產品、元(器)件、零(部)件,應在產品、產品包裝或產品說明書中標明屬于“再使用”產品等信息。

             4、再使用產品、元(器)件、零(部)件的生產商,未經授權不應使用原生產廠商的商標,不應侵犯原生產廠商的知識產權。

             六、處理處置

             (一)處理處置廠的要求

             1、處理處置廠的選址應符合國家及地方的相關規劃要求。處理處置廠不應選在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生活飲用水源保護區和人口密集的居住區,以及其他需要特殊保護的地區。

             2、廢棄產品中含有毒有害物質元(器)件、零(部)件的破碎、分選都應當在封閉設施中進行,產生的廢氣、粉塵應收集凈化,達標后排放。

             3、處理處置廠應設置廢液收集設備與容器,作業場所的地面應水泥硬化處理,清洗廢水進行預處理,達標后排放。

             4、處理處置過程中產生的殘渣,以及廢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污泥,應按照危險廢物鑒別標準(GB5085.1-3-1996)進行危險特性鑒別。屬于危險廢物的,應按照危險廢物處置,不得混入生活垃圾。

             5、處理處置工廠的人員作業場所應當滿足國家有關衛生和健康標準的要求。

             (二)拆解

             1、廢棄家用電器與電子產品無法維修或升級再使用時,應以手工或機械的方式進行拆解,分別進行處理。

             對于拆解下的有使用價值的元(器)件、零(部)件,應首先考慮再使用;對于那些無法繼續再使用的(元)器件、(零)部件等,應送往專業的循環利用廠,回收利用其中的金屬、玻璃和塑料等材料。

             2、含下述物質的元(器)件、零(部)件應單獨拆除,分類收集:

             (1)顯示器、電視機中的陰極射線管(CRT);

             (2)表面積大于100cm2的液晶顯示屏(LCD)及氣體放電燈泡;

             (3)表面積大于10cm2的印刷線路板;

             (4)含聚溴聯苯或聚溴二苯醚阻燃劑的塑料電線電纜、機殼等;

             (5)多氯聯苯電容器及含汞零(部)件;

             (6)鎘鎳充電電池、鋰電池等;

             (7)廢電冰箱、空調器及其他制冷器具壓縮機中的制冷劑與潤滑油。

             (三)含危險物質的零(部)件的處理

             1、陰極射線管(CRT)

             (1)彩色陰極射線管含鉛玻錐與無鉛玻屏應分類收集。含鉛玻錐可作為陰極射線管玻殼制造廠的制造原料,或以其他的方式循環利用和安全處置。

             (2)玻屏上的含熒光粉涂層可采用干法或濕法兩種工藝進行清除:

             ①采用干法工藝清除玻屏上的熒光粉涂層時,應安裝粉塵抽取和過濾裝置,并妥善收集熒光粉;

             ②采用濕法工藝洗滌玻屏上的熒光粉涂層時,產生的洗滌廢水需經處理達標后排放,含熒光粉的污泥應按照危險廢物處置。

             2、液晶顯示器(LCD)

             (1)便攜式電腦及其他表面積大于100cm2的液晶顯示屏應以非破壞方式分離,將其中的液晶面板(其包覆的液晶不得泄漏)、背光模組及驅動集成電路拆除。

             (2)液晶物質的無害化處理可采用加熱析出,催化分解技術。

             (3)從背光模組中拆下的冷陰極熒光管可送往專業的汞回收廠回收汞,或者連同其他含汞熒光燈管一起按照危險廢物處置。

             3、線路板

             (1)加熱熔化錫鉛焊料拆除線路板上元(器)件、零(部)件時,應使用抽風罩抽取焊料熔化時產生的鉛煙(塵),處理達標后排放。

             (2)線路板上拆下的芯片、電容器、含金連接器及其他含貴金屬的廢料可通過溶蝕、酸洗、電解及精煉等工藝方法回收其中的金、銀、鈀等貴金屬,并且回收處理裝置應有相配套的環保設施。

             禁止采用簡易的強酸浸泡方式提取芯片中的金、銀、鈀等貴重金屬,禁止隨意傾倒廢酸液和殘渣。

             (3)線路板上拆下的多氯聯苯電容器等危險廢物須送危險廢物處置廠處置。

             (4)被拆除芯片、電容器及其它元(器)件的線路板,可采用破碎、分選的方法回收銅、玻璃纖維和樹脂,破碎應在封閉的設施中進行,并配備相應的粉塵處理裝置。

             4、含聚溴聯苯或聚溴二苯醚阻燃劑的電線電纜、塑料機殼

             (1)含聚溴聯苯(PBB)和聚溴二苯醚(PBDE)的電線電纜、塑料機殼與其他普通的電線電纜和塑料分類收集。

             (2)含聚溴聯苯(PBB)和聚溴二苯醚(PBDE)電線電纜中銅、鋁等金屬的回收宜采用物理方法,且粉碎和分選工藝應在封閉的設施中進行,分離出的電線電纜覆層應進行無害化處置。

             禁止露天或使用無環保措施的簡易焚燒爐焚燒電線電纜,回收其中的銅、鋁等金屬。

             (3)含聚溴聯苯(PBB)和聚溴二苯醚(PBDE)的塑料機殼,應進行無害化處置。

             5、電池

             廢棄家用電器與電子產品拆解下的各類電池(蓄電池、充電電池和紐扣電池)的處理處置遵循《廢電池污染防治技術政策》及相關規定和標準要求。

             (四)處置

             1、為了提高廢棄家用電器與電子產品的資源化利用率,節約資源,在經濟合理、技術可行的情況下,優先考慮再使用和循環利用,其次再考慮焚燒或填埋處置。

             2、禁止含陰極射線管的計算機顯示器和電視機直接進入生活垃圾填埋場和生活垃圾焚燒廠處置。

             3、廢棄家用電器與電子產品處理過程中產生的各類危險廢物或殘余物應采用焚燒、填埋或其他適當的方式進行處置,廢水、廢氣的排放應滿足相關的環境保護標準要求。

             七、鼓勵發展的技術和裝備

             (一)鼓勵研究、開發替代錫/鉛焊接生產工藝、替代含溴阻燃劑技術等。

             (二)鼓勵研究、開發陰極射線管和液晶顯示器的拆解、循環利用和處置的成套技術和裝備。

             (三)鼓勵研究、開發各類廢棄家用電器與電子產品的破碎、分選及無害化處置的技術和裝備。

             (四)鼓勵開發、利用家用電器與電子產品無害化或低害化的生產原材料和生產技術。

             (五)鼓勵電冰箱、空調器中的CFCs制冷劑和發泡劑替代技術推廣應用,采用零臭氧損耗、低溫室效應,具備高效能的物質替代CFCs。

             (六)鼓勵研究開發廢棄電冰箱、空調器及其他致冷器具壓縮機中CFCs制冷劑的回收技術與裝備。

             八、鼓勵性政策法規及標準

             (一)國家制定《產品中禁止、限制使用的有毒有害物質名錄》,通過立法分批、分期禁止含有毒有害物質的家用電器與電子產品的銷售。

             (二)國家修訂、調整《資源綜合利用目錄》,將廢棄家用電器與電子產品的再使用和循環利用納入目錄管理,推動廢棄家用電器與電子產品循環利用產業的發展。

             (三)國家建立和完善政府綠色采購政策和相關的采購標準,優先采購環境友好的產品,引導家用電器與電子產品的生產向綠色化方向發展。

             政府采取分階段、逐步推進的方式實施家用電器與電子產品的綠色采購政策,具體實施階段包括:

             ——優先采購階段:分類優先采購符合綠色采購標準的家用電器與電子產品;

             ——禁止采購階段:分類禁止采購不符合綠色采購標準的家用電器與電子產品;

             (四)政府加強有關技術法規、標準的研究和制定,制訂廢棄產品拆解、循環利用和處置的環保規范和指南,產品中有毒有害物質限值等標準。

             (五)國家制定廢棄家用電器與電子產品污染防治的技術標準,制訂產品綠色設計標準、再使用產品標準、可回收材料(部件)的標識標準、回收率和循環利用率計算方法標準等。

      免費預約試聽課

      亚洲另类欧美综合久久图片区_亚洲中文字幕日产无码2020_欧美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桃色视频_亚洲AⅤ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1. 亚洲97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777香蕉电影 | 尹人香蕉久久99天天 | 日本好好热aⅴ | 亚洲无线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日本国产中文字幕欧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