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有關方面了解到,我國將借鑒國外企業的生產責任延伸制度,正在制定有關廢棄電子產品回收辦法,有關條例年底有望出臺。
初始于上世紀80年代末的家電普及潮使我國在近兩年進入了家電報廢高峰期,整個市場規模高達上百億元。據調查,目前消費者處理舊家電主要有幾種方法,一是自行丟棄,二是賣給回收舊家電的小販,三是送到一些大型家電賣場以舊換新。家電回收“游擊隊”一般會將收購回來的舊家電分類,修整后還能使用的將再次轉賣到農村二手家電市場;無法維修的電器拆卸之后賣給大一些的廢品收購站;那些實在不可用的部分隨生活垃圾一起掩埋掉。
專家介紹,把舊家電扔掉或掩埋都是不正確的處理方式,因為電容器中的多氯聯苯對人體有致癌作用;電器中含有的重金屬如鉛、鎘、水銀等經過掩埋,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化學反應,會污染地下水;計算機含有700多種化學原料,50%對人體有害。另外,經過維修“翻新”的舊家電由于元件老化,容易導致有害物質泄漏,會對人體構成傷害。
從今年7月1日起,歐盟對中國的出口家電實施無償回收廢舊產品的環保指令,如廠家不履行義務將被禁銷產品。目前我國有關部門也正在制訂規范廢舊家電回收的《廢舊家電及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有望正式通過并強制實施。實施以后,家電生產者、經銷商和售后服務機構有義務回收廢舊家電,否則將會被罰款。而對于消費者來說,淘汰的廢舊家電不能直接扔進垃圾箱,也不能隨便賣給家電經銷商、或售后服務機構、或具有回收資質的家電處理企業。
廢棄電子產品回收辦法年底出臺
更新時間: 2006-08-09 16:47:39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1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