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又到一年一度的歲末盤點。細細想來,本年度的通信業有諸多可圈可點的地方,電信運營商舉起了轉型的大旗,3G從幕后走向臺前,IP由朦朧變得清晰,國內通信業從熱情回歸理性……每一道風景都值得回味。技術的不斷進步與產業化,折射出整個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VoIP
VoIP是一種以IP電話為主,并推出相應的增值業務的技術。VoIP因價格便宜、操作簡單、通話質量好受到用戶的歡迎,被認為是對傳統電話業務的一項顛覆性替代業務。
固網運營商要實現轉型,VoIP是一個理性的選擇。廣義上看,VoIP是寬帶的一種應用,也是電信增值服務的一種形式,這對于電信運營商來說無疑是一條增加利潤、擺脫困境的明路。對于移動運營商來說,也應該配合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關注移動VoIP。VoIP是一柄雙刃劍,它在帶來廣闊的市場前景和豐富的網絡應用的同時,也對傳統的語音市場造成了巨大沖擊。VoIP帶給電信運營商的沖擊,并不是要吃掉傳統電話業務,而是要促使電信網與互聯網在融合過程中形成新的、更健康的、可持續發展的市場格局。
目前,我國對VoIP監管采取的是分類式管理,實行許可證制度的市場準入模式。信息產業部頒布的《電信業務分類目錄》中,把Phone-Phone以及PC-Phone的IP電話確定為類基礎電信業務,現階段只有幾大基礎電信運營商有資格運營。雖然國家的監管政策尚未允許網絡電話商用,但2005年六大運營商都在悄悄發力,紛紛通過不同形式進軍VoIP市場,采用各種手段搶占用戶資源,以此作為未來發展網絡電話業務重要的資源。中國電信、中國網通均進行了小規模的商用測試,只等市場開放。
點評現在說VoIP的發展將一路順風還為時尚早,原因是各國政府在制訂相關的管制政策時,遇到了不少難題,這導致VoIP立法一直處于非常不完善的初期階段。從更高的層面上看,下一代電信網和下一代互聯網在VoIP問題上將殊途同歸,電信運營商也可以應用P2P的VoIP技術,在提供高質量的電話服務的同時,大大降低運營成本,從而發展更多用戶。
WiMAX
WiMAX技術要優于3G,但改進3G的成本顯然要低于WiMAX;對于沒有3G網絡的國家和地區,也許可以跨越3G,通過WiMAX直接過渡到4G。
WiMAX能否得到認可,取決于它給運營商帶來的性價比收益,但這是一個很難探討清楚的問題,需要相關的利益群體迅速把握或者改進原有的游戲規則,真正實現ICT融合下的新規則。
業內普遍認為,由于政策的不確定性,與運營商合作形式的不確定性,WiMAX有可能面臨不同的結局。移動運營商一般不會把WiMAX技術作為重點,而是會集中力量開展3G業務,并且隨著超3G等技術的發展逐步演進網絡。單純的固網運營商則有可能根據業務需要逐步部署WiMAX系統,提供有吸引力的新業務,與移動運營商競爭。
目前,我國正積極地參加WiMAX標準化和技術評估。2005年年底,WiMAX階段的標準工作將完成,根據WiMAX的計劃,2006年下半年會進行次互通測試,預計移動WiMAX可能會在2008年左右出現商用產品。
點評目前,中興、華為等的中國電信設備企業都積極地參與了WiMAX技術的相關工作,但WiMAX還是面臨著諸多挑戰:從全球頻譜規劃來講,WiMAX并沒有統一的全球規劃頻段;政府的監管方式和發放方式會直接影響競爭格局;固定、移動接入還是單獨組網,商業模式不理想……這些因素影響到運營商對WiMAX的態度。
IPTV
IPTV在我國出現的時間并不長,但其發展速度之快卻令人瞠目,各大電信運營商均已不同程度地在IPTV業務上做了大量工作。IPTV成為各電信運營商在互聯網業務上新的利潤增長點,成為挖掘現有寬帶網絡商業潛力的一條新途徑。
兩大固網運營商中國網通和中國電信,已經各自開展了一些運營實踐。2005年,大量的傳統電信設備制造商,如華為、中興、UT斯達康、上海貝爾阿爾卡特等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開展IPTV的產品研發,提出了各具特色的整體技術解決方案,促進了IPTV技術的成熟。除了固網運營商外,中國聯通、廣電系統等也都在嘗試進入IPTV領域。據悉,中國聯通近期已和聯想簽署了共同發展IPTV業務的合作意向。以上海文廣為代表的廣電系統將IPTV包裝為“百視通”,成立了專門的部門,已開始在各地進行相關運作。IPTV產業前進的步伐加快。
點評從長遠的角度看,IPTV對于傳統運營商來說具有戰略意義,無論是在業務持續拓展上還是商務模式創新上。IPTV業務為產業帶來了更為明細的分工,從內容制作管理、業務組合分發到終消費,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從目前的發展態勢上看,IPTV 市場發展的內在技術因素和外在需求因素已經基本成熟,IPTV必將會迎來更加迅猛的發展趨勢。
NGN
2005年NGN軟交換借固網智能化的春風,在電信業又掀起了一個高潮。在全球固網運營業務收入呈現普遍下降的背景下,許多運營商將固網的發展希望寄托在寬帶業務和NGN身上。NGN在業務能力、投資、運營成本和運營模式方面,都為固網帶來希望。
2005年,運營商全面采用NGN建設長途骨干網。目前,中國電信、中國網通已經全面啟動基于NGN軟交換的網絡智能化建設。從運營商的建網思路來看,中國電信已全面啟動戰略轉型,并計劃從2007年開始停止PSTN建設,開展NGN建設;中國網通向NGN轉型已開始啟動,網通集團已經啟動了NGN長途、網絡智能化建設和端局改造,開始在南方各省大規模試商用NGN;中國移動則計劃2006年GSM交換網擴容和新建全面采用NGN軟交換技術。
點評NGN無疑為固網帶來了希望,無論在業務能力、投資、運營成本和運營模式方面,都具有明顯的優勢。與任何的新技術一樣,對于全新的技術與業務,其運營管理方式、組織結構、人員能力等內在因素和網絡質量、終端等外在因素都要與NGN新的技術特點相配套。只有不斷地摸索總結運營規律,并及時解決運營中所涉及的管理和技術問題,NGN才可能成為推動固網發展的強勁動力。
3G
經過幾年時間,3G在中國持續升溫。這期間關于三大標準優劣、產業化程度的討論已經隨著技術的不斷完善日漸清晰,而各種對于中國3G牌照發放時間的猜測中又夾雜了包括電信業重組等在內的不確定因素。
中國3G正式啟動,將會帶動全球3G產業的快速發展和3G運營業的快速增長。2005年,我國政府明確表示,中國已具備發展3G的基本條件,2006年3G將投入運營。
迄今為止,基于3G的有關技術已日益成型。今年上半年,3G國產標準TD-SCDMA產業化專項測試已經結束,多個系統廠商已經完成相應產品開發和測試工作。目前,大唐主要著手穩定性測試與室外測試,并將在北京、上海搭建上百個基站做TD的實驗網。一旦3G網正式鋪開,不僅運營商將以各種方式鼓勵用戶使用3G業務,政府也會在貸款投資等多方面提供幫助。
點評對中國移動運營商和制造廠商來說,3G蘊涵著巨大的市場機會,關鍵是如何把握這一機會,而實用為本、高端作業、搶占先機、品質致勝是把握這一機會的關鍵所在。可以預測,3G移動通信對中國整個通信產業的發展將起到有力的推動作用?,?/div>
通信熱門技術搜索
更新時間: 2005-12-17 09:44:48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