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幾個月中,電子產業難以處理的價格問題再度浮現。元件供應商不再情愿或者有能力吸收不斷上漲的原材料成本,進而紛紛抬高產品價格。而且,預計供應商們會進一步提高價格。
的月度ESM景氣指數顯示,定價權正在迅速轉移。在5月份,該指數中的價格分項指數升逾7%,而此前在過去一年中將近上升了18%。
5月ESM景氣指數從4月的46.3降至45.4。同樣,用于顯示電子產業未來活動情況的ESM指標從4月時的51.1降至50.2,顯示未來產業形勢趨軟。上述指標下跌的部分原因在于能源和材料(鋁,銅和金等)的成本不斷上漲。“價格上漲并不是新聞,因為制造商去年就報告價格上漲了12%。”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的制造業企業調查委員會主席Norbert Ore表示。“電子制造商以前對此沒有感覺,是因為當時僅限于能源成本的上漲。”
雖然價格呈逐漸上漲之勢,但漲勢不斷累積,已成為令所有人都頭痛的大問題。元件供應商面臨失去大客戶的風險,因為有些客戶不愿意接受較高的價格。對于許多廠商來說,對策是默默地自己消化漲價因素,然而這會損害自己的利潤率;或者找到創造性的方法把額外成本轉嫁給客戶。
繼數年來享受相對溫和的定價環境之后,OEM和EMS供應商現在必須加強價格控制活動,并設法在不惹怒終端客戶的情況下抬高產成品的價格。ISM的Ore表示,制造商迄今為止還沒有把增加的成本轉移給客戶,因為它們的生產率提高了。確實,鑒于需求可能走軟,價格甚至可能下降。
的ESM景氣指數數據支持上述觀點,該數據顯示訂單減少導致產量大幅下降。5月生產指數從4月時的50.6降至45.3。供應商交貨指數幾乎下降了四個點,從37.9降至34.1。電子訂單指數從49.4降至44.7。但出口訂單大致未變,為40.7,4月時為40.2。5月上升的指數包括電子材料采購量(上升不到一個點,從47.5升至48.3);就業指數,從4月時的42.7升至44.3,這是2004年2月升至44.6以來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