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沈陽市區兩個小時車程的昌圖四面城村以盛產葡萄聞名。近這個村的老百姓有件高興事兒:如果撥打當地用戶的手機,具有地方特色的彩鈴立即響起,會詳盡地介紹該村的特產。該村果農孫景紅告訴記者,遼寧移動為該村特制的彩鈴推出后,葡萄生意火爆了許多,來自四面八方的采購源源不斷。 而該村的移動用戶也由初的幾戶增加到了幾十戶。
中移動正在想盡各種辦法吸引農村用戶,開發農村市場。中移動發展農村市場的舉措與信息產業部的“村村通”工程密切相關。目前,中移動農村項目累計投資近90億元,幫助25862個行政村結束了不通電話的歷史,這個數據超過信產部為中移動下達的“村村通”指標的30%。中移動副總經理李躍稱,2006年年底我國98.6%的行政村可望開通電話。
但是,作為一個企業,中移動開發農村市場的行為純粹是為了執行行政命令嗎?他們什么時候可以從農村市場上收回90億巨額投資呢?中移動總裁王建宙對農村市場的樂觀態度回應了這種擔心和疑問。王表示,中移動在農村市場發展速度非常強勁,預期農村市場的毛利率將有增長。李躍稱,“根據統計,在中國移動2005年的新增收入中,農村市場已經占到60%。”
巨大開支
然而,與王建宙期待的美好前景相比,目前中移動在農村市場的驚人投入和在開發農村市場過程中付出的巨大代價,是不容回避的。
“截至目前,遼寧移動對農村網絡覆蓋建設的投資近40億元,建設基站3000多個。其中,去年投資8個億。”遼寧移動副總經理郎奎平告訴記者。
這項投入巨大的工程與“村村通”工程有密切聯系。該工程即信產部指定六家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者采取“分片包干”的方式承擔農村通信發展目標。2004年1月16日,信息產業部下發了《關于在部分省區開展村村通工程試點工作的通知》,同時出臺了《農村通信普遍服務村村通工程實施方案》。根據方案,由中移動等六大基礎電信運營商以分片包干的形式解決近4萬未通村的通信問題。在“村村通工程”的實施過程中,無線接入方式以靈活、低成本等特點成為主要技術。同時受到重視的還有衛星通信技術。
據悉,參與村通工程的企業,將獲得多方面的政策保障及價格優惠,所承擔的風險也大大降低,此外,對于運營商來說,信產部還將支持其靈活地掌握“村村通工程”的農村通信資費。目前遼寧移動在農村推出的話費套餐制分時段分區域優惠,農民自選。
但是,擺在運營商面前的一個現實問題是,農村通信由于初期投入大、回收周期長、人均用戶值低,因此資金回籠比較緩慢。
雖然對于投資者來說,90億的投入對于現金流充裕的中移動來說,并不算多,但他們還是持非常謹慎的態度。為此,王建宙表示,未來“村村通工程”所需開支,依然由中國移動集團承擔,并不會轉移到中移動紅籌上市公司身上,這點投資者不必有顧慮。在王建宙看來,“村村通工程”不僅是一項政治任務,它能為中國移動的未來帶來更廣闊的市場,特別是在城市用戶趨于飽和的狀態下。
王建宙明確指出,2006年還將繼續加大對“村村通工程”的投入,因為還剩下3%的人口覆蓋,而這需要付出更多人力、物力、財力,甚至還要做好隨時付出生命代價的準備。比如,中國移動“村村通工程”將要實施的行政村中,有部分村落還沒有通公路,甚至沒有電;而四川移動在涼山州實施“村村通工程”中,累計有3名員工以身殉職。
一位通信管理局的負責人曾說:“容易開通的農村早已開通,越往后條件越艱苦,通話率越往后提高越慢。”遼寧鐵嶺移動副總經理董祥久告訴記者:“村村通工程中,困難的環節就是建立基站。首先是選址難。有的地方農民不理解,甚至爬到基站頂上阻撓施工。很多地方比較偏僻,地形陡峭,基站的施工難度相當大。”為此,移動還要派專人去做農民的思想工作。不過,基站建成后,也給移動和當地農民帶來了驚喜。據悉,2005年遼寧新增市場中農村市場占到了46%。
“這里用戶平均月話費只有20-30元,而有的村只有幾個用戶,但建一個基站的成本也要100多萬。更何況還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對各基站維護和搶修。”董祥久告訴記者。2005年,鐵嶺移動在農村建設基站15個,其農村經濟信息網,通過非常低的價格為農村客戶提供信息服務吸引了不少農村用戶。
輸血與造血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盡管做村村通工程賠錢,但運營商在經營上也不無收獲,它能幫助運營商積累業務運營經驗。比如,鐵嶺移動正在幫助鄉鎮學校建設‘移動遠程教育網’。”
“初我們擔心村村通會變成‘形象工程’,甚至會給自己帶來財務壓力,但是農村地區市場很快會從輸血到自己造血。”遼寧移動副總經理郎奎平告訴記者。
比如在鐵嶺的昌西四面城村,農民主要的收入來源是種植葡萄。但在村村通工程前,葡萄的價格被外地采購商操縱,有的時候甚至因為消息閉塞,聯系不好客源,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葡萄爛掉。而現在農村不僅可以通過特制彩玲來招攬生意,而且還可以及時通過“農村信息網”平臺了解市場需求。
郎奎平告訴記者,遼寧移動推出了60余項“農信通”產品,即將農產品的市場價格、供求信息、科技信息等通過“農信通”的平臺送到農民手上。據介紹,農信通的包月費是每月1-2元,大大增強了農民對移動網絡的忠誠度,目前農信通的用戶有8萬多個。
“僅僅搭建一個基站是不夠的,關鍵是能夠了解農民需求,能給他們帶來實惠。”郎奎平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