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產業報記者 閆俊平
整頓SP業務市場將進一步落實到行動。6月19日,由中國通信企業協會、中國互聯網協會聯合發起的“治理和規范移動信息服務”電視電話會議上,六大運營商、50余家移動信息服務再次“豎起耳朵”,因為由這次會議傳達出“對SP業務資費的規范力度將進一步加大”的訊息,使這些當事人又一次真切地感到責任重大,一場由責任創造價值的行動開始執行。
具象治理
在本次會議上,六家基礎電信運營企業聯合簽署了《治理和規范移動信息服務倡議書》。新浪、搜狐、網易、TOM等13家增值電信業務服務企業聯合簽署了《移動信息服務企業自律公約》。據悉,信息產業部從2006年6月起,利用半年左右的時間開展一次治理和規范移動信息服務業務資費和收費行為的專項活動。而此次簽約活動的開展恰恰是為了進一步落實信息產業部此次專項活動。
記者了解到,關于整頓SP業務資費的問題,信息產業部已提出了整頓SP資費的具體實施辦法和時間表:此次治理活動分為自查自糾、完善政策、專項檢查、通報總結四個階段,于今年12月底結束。
從自律公約的簽約內容上看,在業務治理上進一步細化,主要突出三個方面:一是經營上,要“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電信條例和有關規范性文件,自覺接受政府監管和社會監督”。二是服務上,要“切實尊重用戶的合法權益,為用戶提供價格合理的移動信息服務,營造明白、放心、滿意的消費環境”。三是內容上,要文明自律,“自覺遵守國家《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提供健康文明的移動信息服務”。
責任創造價值
此次行動得到了運營商和SP的積極響應。中國移動副總經理魯向東代表運營企業在倡議書中鄭重聲明:運營商應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經營誰負責,誰接入誰負責”的原則,從源頭上杜絕移動不良信息傳播及移動信息服務的價格欺詐行為。
新浪CEO曹國偉代表增值企業在自律公約中承諾:將按照“依法經營、誠信服務、和諧共贏、促進發展”的原則,自覺接受政府監管和社會監督。
在具體做法上,中國聯通總工程師張范在代表運營商的發言中指出,運營商應不斷加強全過程的管理,綜合運用經濟、法律、技術手段,帶動和促進各無線信息服務企業的參與者依法合法經營,積極探索建立促進一切信息服務業務發展的自律機制和長效機制。張范表示,中國聯通已經在2004年建立了在線SP管理平臺,從技術上保證了對無線信息服務的供給。
TOM在線有限公司CEO王雷雷在采訪中也認為,無線增值服務行業其面向的客戶和提供的服務以及商業模式都是創新的,相應的管理、監管等很多方面也需要同步、有效地進行創新、跟蹤。無線增值服務企業需要有一種社會責任感,除了為企業、為股東創造社會價值以外,更重要的是為上千萬的免費、付費用戶創造價值。
長效機制是關鍵
只有建立長效機制才能從根本上治理和規范移動信息服務市場,這是此次會議達成的又一共識。
信息產業部蔣耀平副部長對此作了著重強調,他在講話中指出,要加強綜合治理,加強協作配合,做好對SP業務的專項整治活動,務求取得實效。
蔣耀平同時強調,要進一步探索建立健全電信市場監管的長效機制,堅持標本兼治,著力治本,從源頭上杜絕各種欺詐行為。“要在此次專項活動的基礎上,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政府監管、企業自律、社會監督的電信監管長效機制,切實維護企業和用戶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