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協同軟件市場經過近兩年的增長,2006年進入了廠商推廣的新高潮。自2002年以來,“協同軟件”在國內市場日漸受到關注。2004與2005年,協同軟件市場顯著增長,國內數家管理軟件廠商切入了這個新市場,眾多 OA 廠商也迅速跟進,貼上了“協同”的標簽。IBM、微軟、Oracle 等國際軟件巨頭也相繼宣布正式進入協同軟件領域。2006年,是協同軟件廠商滿懷憧憬的一年。
而易觀國際發布的《中國協同軟件產品定位專題報告2006》卻指出,產品定位問題將成為國內協同軟件市場的發展瓶頸,目前僅此市場今年的發展持謹慎樂觀態度。此報告探討了中國協同軟件市場在當前發展階段面臨的主要的發展瓶頸 -- 產品定位問題。并明確指出了針對軟件產品定位的5項參照指標,據此對主流廠商的產品定位現狀做出了評估。
此報告對目前國內協同軟件市場做了充分的分析發現:
1)中國協同軟件市場仍處于啟動階段,當前市場發展瓶頸在于產品定位不清晰
通過回顧協同軟件行業整體發展趨勢并分析其炒作周期,報告中指出“協同軟件”在國內的熱炒不過是“虛熱”,事實上,協同軟件市場體現出明顯的“引入期”特征:整體規模不大,但增長顯著。廠商眾多,品牌集中度低。概念差異度大,客戶對“協同軟件”認知不清。
在諸多阻礙協同軟件市場發展的因素中,產品定位不準確,是當前主要的發展瓶頸。
2)廠商產品定位的前提 -- 推進用戶對“協同軟件”整體概念的認同
各廠商確立各自產品差異化定位的前提是:首先構建起共同市場。因此,各主流廠商應當首先致力于構建共通的“協同軟件”核心概念。這包含兩個步驟:首先是包容 OA 概念,這樣能有效降低教育市場的成本,更有利于加快用戶對“協同軟件”的認同;其次是避免“協同”過度泛化。
易觀國際分析師指出:“面對協同軟件的現有市場狀況,我們認為主流廠商應當對“協同軟件”的定義求同存異,便于用戶認知,共同做大市場。加強渠道的建設,保證服務質量。同時,標準化的產品將會推動中小企業市場的需求。”
本研究報告涉及的主要廠商主要包括:點擊科技、上海泛微、復旦協達、用友致遠、金蝶開思、浪潮軟件、朝華軟件、新思創、安富軟件、微軟、IBM、Oracle 。
產品定位不清成為中國協同軟件市場的發展瓶頸
更新時間: 2006-03-16 13:36:53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