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生產一輛汽車,就能帶動 1.04萬元汽車電子產品的銷售。業界的這個驚人發現,催生了目前汽車電子產業的迅猛增長。近幾年,全球汽車電子產品市場平均增長率約為 6.7%,而我國增速更高,一度達到33.7%。
3月9日-12日,2006中國國際汽車用品展覽會暨國際改裝車展覽會,在北京全國農業展覽館舉行。作為今年汽車用品行業的盛會,展會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近600家汽車用品及改裝車企業,逾26000名專業觀眾與10000多名特邀買家匯聚一堂,共同領略了汽車電子產業發展的走勢。
其實,展會得以成功并非偶然。其原由,正在于近年來中國汽車電子產業持續快速邁進,使市場出現新的發展高峰,展會即藉此吸引到了超高的人氣。
高速發展
據IT研究咨詢機構“賽迪顧問”發布的報告,自1956年臺“解放汽車”下線至今,中國汽車工業已走過近50個年頭。隨著經濟不斷發展,中國已逐漸成長為世界汽車消費大國之一。巨大的市場商機,吸引了眾多國際知名汽車企業來華投資,直接推動了國內汽車產業高速發展。而汽車產品價格競爭所導致的汽車廠商的成本控制,對國內汽車電子產品的發展,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
在市場需求的推動下,國外汽車電子及零配件廠商紛紛來華投資。對他們來說,在華建廠不但能加速進軍中國汽車電子市場,也可利用中國深厚的電子產品加工基礎與富余勞動力,控制產品成本。
與此同時,國內汽車電子廠商亦開始悄然興起,有的通過代加工方式進入市場,逐步樹立自我品牌。有的則通過自主研發,切入相應的產品市場。由此,經過幾年發展,基于國外廠商先后進駐,加之本土企業不斷發展壯大,一個設計領域廣泛的全球汽車電子產品生產基地,在中國初見端倪。
目前,除了儀表盤和收音機,EMS(發動機管理系統)、ABS(防死鎖剎車系統)、安全氣囊等眾多汽車電子產品,都得以被廣泛應用,普及速度驚人。2004年,中國汽車電子市場銷售額已達457.9億元,相當于2001年155.4億元的三倍。2005年,市場銷售額更是達到624.3億元,與2004年相比,銷售額增長率高達36.3%。
前景看好
展望未來,隨著各汽車廠商對成本的控制力度不斷加大,零配件國產化已經成為汽車電子產品發展的必然趨勢。除了滿足國內需要外,中國還將在全球汽車電子產業中,長期扮演生產基地的角色,而國外汽車電子產能,也將持續向中國轉移,推動中國汽車電子產業向前發展。
據有關方面預計,2006-2007年,中國汽車電子產業將進入一個加速增長的發展高峰期。增長的主要動力,除了汽車增產以外,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新型汽車電子產品,在汽車產品中的普及速度不斷加快。包括汽車穩定系統、車載娛樂系統、車載信息系統、車載網絡產品在內的多種汽車電子產品,將逐漸與汽車儀表、汽車空調等產品一樣,作為汽車的基本配置應用到汽車產品中。汽車電子市場這種加速增長的局面,將一直持續到2008年。其后,由于產能轉移速度的放緩,產業規模增長率會逐步有所下降,但仍將保持超過30%的增長速度。到2009年,中國汽車電子產業規模將達到1434.1億元。
針對未來幾年市場環境日趨復雜,國內汽車電子產品企業該如何加以面對,采取什么樣的戰略參與市場競爭,成為未來企業獲勝的核心,賽迪顧問提出了如下建議:車載信息、娛樂及通信系統,可以成為本土企業切入汽車電子市場的突破口;利用配套汽車電子產品本土化趨勢,積極開展廣泛的對外合作;發揮自身優勢和特點,放眼國際汽車電子市場。
可以相信,隨著未來汽車市場(國內和國外市場)的快速發展,以及汽車的電子價值含量迅速提高,國內汽車電子產業將形成巨大的經濟規模效應,成為支持汽車工業發展的一門相對獨立的新興支柱產業,同時也能為電子信息產業,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
鏈接
“三分天下”的汽車電子產品
從汽車電子產品應用的角度看,在2005年的中國汽車電子市場中,動力控制、底盤控制和車身電子可謂"三分天下",市場份額都逾25%。
其中,動力控制系統的份額,主要因為其普及率,且作為汽車中核心的汽車電子產品,其價格也。
汽車底盤控制系統和安全系統主要包括ABS和安全氣囊等產品,對汽車的安全性、穩定性起至關重要的作用,近幾年,這類產品的普及率越來越高。此外,產品升級也是該類產品市場規模增長的主要原因,以ABS產品為例,除了簡單的防抱死功能外,現還配備了許多新功能,如ARS、EDS等。
車身電子主要用來提高汽車的舒適性,特點是用量很大,但因其與核心汽車電子產品相比,技術含量較低,因此價格普遍較低。隨著汽車產品的發展,不論車燈、車鎖,還是車門、車窗和座椅,大量電控產品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汽車的舒適性。
除以上三大類產品外,車載信息娛樂產品在汽車電子市場中的地位也在不斷提高,其市場份額已達16.5%。尤其汽車音響,目前已成為應用普遍,市場份額的產品之一。
汽車電子“錢”景好
更新時間: 2006-03-15 19:03:56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1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