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gzyueqian
      13424082685
      首頁 > 新聞中心 > > 正文

      半導體技術助推中國汽車電子市場發展

      更新時間: 2006-08-16 14:07:31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775

        根據中國汽車市場的高速發展分析,2010年中國有望成為全球的汽車生產和消費國,屆時汽車年產量將突破千萬,巨大的市場發展空間催生了眾多的汽車電子設備制造商。通過電子工程專輯(www.eetchina.com)的調查發現,中國目前31.7%以上的電子工程師從事車載視聽娛樂系統的開發,GPS/電子地圖和安全防盜產品的開發分別占19.7%和17.2%,車身控制系統的開發占12%。他們對中國汽車電子技術發展水平、汽車半導體方案提供商的解決方案以及市場發展的趨勢和熱點表示非常關注,本文試圖從這些中國汽車電子工程師關注的問題展開討論。

       圖1:汽車電子項目研發周期示意圖(來源:電子工程專輯)。



        2004年是中國汽車市場發生深刻變化的一年。以國際汽車發動機研發中心向中國市場轉移為契機,預示著中國汽車整車零部件(特別是ECU等核心部件)的本土化水平和技術創新水平有望大幅度提高,中國汽車電子市場國際化的進程將邁上新的臺階。新的變化促使我們以全球化的視野去看待中國汽車電子市場的發展水平。

        目前,中國汽車電子廠商在核心技術上的經驗積累和資金投入上還面臨巨大的困難。TI公司的專家認為,目前中國缺乏的是了解汽車工業且具有豐富的設計、應用和驗證經驗的汽車電子工程師,因此,在ABS和ECU的本土化方面仍然面臨很大的挑戰。飛利浦半導體全球汽車市場和銷售副總裁Drue Freeman說:“許多中國汽車電子公司的基礎很薄弱,研發經驗還很不夠,目前還需要我們提供培訓。”

        上海新代的ECU研發經理趙和平表示,除了電動助力系統(EPS),中國在ECU領域5年內將沒有機會。據深圳航盛研發中心的饒先生透露,ABS和ECU的研發試驗成本太昂貴、研發周期太長是中國汽車電子行業難以進入的關鍵原因。TCL的汽車電子部的韓大平項目經理對此表示贊同,他認為利用品牌和消費電子的技術優勢進入汽車電子更容易得到認可,太難的項目他們暫時不上。圖1所示為汽車重大項目的研發周期示意圖。

        從上圖可見,相對而言軟件研發的周期短,難度相對較低,因此,目前中國企業研發汽車電子系統的做法是接受委托開發,在硬件系統集成或自主開發硬件的基礎上,按照用戶的要求進行軟件開發,產品包括:車載視聽設備(包括DVD、MP3等等)、GPS導航/電子地圖、安全防盜、車載網關和電腦系統、有線/無線倒車雷達、行駛記錄儀和安全監視系統、電子指南針、胎壓監測(TPMS)、電動助力/電動門窗等等。深圳棋港電子有限公司技術總監/首席產品發展經理顏重光認為,在這些產品當中,TPMS、汽車防盜系統和無線倒車雷達三合一系統是安全和防盜領域的發展趨勢。

        在新興的“綠色”汽車領域,包括燃料電池汽車、混合動力電動汽車和純電動汽車,由于受到國家產業政策的扶持,中國已經有200多家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總計2000多名科技人員研發各自的電動汽車產品。2008年奧運會是“綠色”汽車市場啟動的契機。

        iSuppli的統計表明:中國汽車電子主流產品是CD機、磁帶播放機、ABS、安全氣囊、機械控制的空調、遙控門禁系統和電動門窗。隨著高中檔轎車電子系統配置向中低檔轎車轉移,經濟型及以下汽車市場將是中國汽車電子市場競爭的主戰場。飛思卡爾亞太區汽車電子市場總監楊飛說:“提高燃油效率和排放標準以及車身電子控制等需求是推動中國汽車電子市場快速發展的主要動力。”Microchip公司遠東地區市場經理Chris Appleton認為,中國汽車電子市場在5-7年內將持續快速地發展。

        迅猛發展的市場刺激了對汽車半導體器件的巨大需求。iSuppli預測2007年前中國汽車電子市場半導體器件需求狀況如圖2所示,中國汽車半導體市場需求預計將占全球的10%,汽車音響、ECU、ABS、儀表板、底盤與安全系統、車身與防盜系統市場需求看漲。

        本文結合多家市場研究機構對全球汽車電子市場的分析或預測,從車載信息娛樂電子系統平臺、車載電子系統內外的互連、汽車主動安全、汽車LED照明和汽車電源管理等五個方面,以產品和技術為主線并結合汽車半導體專家的觀點,說明汽車半導體領域的新技術和熱點,幫助中國汽車電子工程師把握成長性快的汽車電子市場及其發展機會。

       圖2:汽車電子系統成長性的示意圖。

        車載信息娛樂電子市場成長快

        市場研究機構Frost & Sullivan分析,車載信息娛樂電子市場規模的擴大過程將伴隨著以音頻和娛樂為主的市場,向以視頻和信息溝通為主的市場轉變。在市場轉折時期,車載娛樂電子市場競爭將聚焦于音頻播放器和低成本娛樂電子設備,高質量模擬汽車無線電的市場依然將存在下去。采用DSP和軟件無線電技術,以及把RF、收音機和音響集成的技術,將進一步提高車內的聽覺品質。采用大容量閃存和HDD構成的車用便攜式MP3和車內多聲道環繞立體聲音響方案值得關注,例如,飛思卡爾的Amadeous媒體處理器以及Onyx DSP系列環繞立體聲系列方案。

        飛利浦半導體公司預測,基于DSP的汽車軟件無線電產品到2007年將占全球50%的市場,其現有電子單片模擬汽車無線電解決方案使汽車無線電制造商通過單一平臺就能為亞洲、歐洲和美國市場服務。目前,Philips在該領域占全球市場20%的份額。飛利浦的Freeman說:“借助于在中國的合作伙伴EDAL公司提供的參考設計,中國汽車收音機企業能夠以技術水平快速進入國際市場。”

        盡管汽車音頻產品市場還會持續增長,但是,IMS Research分析家認為,全球市場規模不會超過車載電子市場的60%。他們預測,車載信息系統和駕駛員信息系統(DIS)將是增長快的市場,預計到2010年將分別占車載電子市場的47.6%和22.8%。隨著便攜式導航設備的增加,將便攜式電子產品直接嵌入汽車將是的消費方式。深圳美賽達公司的工程師認為,便攜式GPS必將對車載GPS導航系統后裝市場產生深刻的影響。

        瑞薩科技的專家認為,中國將出現導航系統與汽車信息系統融合的趨勢。目前,美國市場的車載信息娛樂電子主要包括遠程信息娛樂系統和基于電子地圖的導航功能;日本市場電子地圖導航功能已經變成標準配置,正考慮引入具有3D圖形和特殊視覺效果的功能。在3D導航應用領域,瑞薩科技推出了針對汽車3D圖形導航應用、3D遠程信息處理接口、3D娛樂及類似應用的系統平臺方案。中國市場與美日歐的差異在于:中國汽車電子廠商將根據高中低端市場需求分別推出具有成本優勢的車載信息娛樂電子產品。

        市場調研公司ABI Research認為,中國目前GPS應用主要在營運車輛的監控和反盜竊方面。但是,預計到2009年,隨著導航衛星、車載導航設備商業化應用環境以及衛星導航應用標準的成熟,車載導航系統將在中國被家用轎車擁有者更加廣泛地接受,市場規模將急劇擴大,產品價格也會顯著下降。棋港電子的顏重光說:“GPS+E-Map在國外應用十分普遍,在中國需要進一步降低零售價和需要電信運營商的支持才能普及。”因此,我們分析認為,隨著視頻播放器、LCD顯示器、導航、信息通信以及免提電話等各種技術逐漸向汽車領域滲透,具有GPS導航功能的車載信息娛樂電子系統平臺是國際半導體方案提供商競爭的焦點之一。飛利浦的Freeman對此表示贊同,他說:“越來越多的司乘人員追求與居家一樣的信息娛樂感受是車載信息娛樂電子市場快速發展的動力。”

        “車載信息娛樂電子(Telematics/Infotainment)是一個成長快的市場,”飛思卡爾的楊飛說:“mobileGT平臺(MPC5200)就是全球車載信息娛樂電子系統中應用廣泛的平臺, 它同時能支持免提系統、導航、汽車娛樂系統、駕駛員信息系統(路況信息、交通信息等等)、防盜系統、防撞系統、報警系統和乘客檢測系統等功能。GM OnStar的車載信息系統就是一個很好的成功案例。”在北京AES展覽會上,韓國汽車電子制造商Hyundai Autonet表示將在下一代NAVI系列3D導航系統中采用飛思卡爾基于PowerPC的MPC5200。圖2所示為Strategy Analytics預測的全球汽車電子系統成長性的示意圖。

        目前,飛思卡爾與富士通微電子正在合作開發集成的車載組合導航系統、信息娛樂系統、DIS和工業控制應用的平臺解決方案。功能豐富、高端的導航和DIS有助于促進跟蹤定位技術的繼續創新。此外,飛思卡爾還攜手Metrowerks推進Linux在汽車娛樂電子系統的應用,其硬件采用飛思卡爾面向汽車應用領域的mobileGT架構和Total5200開發平臺,以Linux支持包(BSP)對平臺軟件開發環境進行優化。Metrowerks Linux BSP的特長在于創建多種多樣的聯網汽車產品,集無線、圖形、音頻和GPS技術等特性于一體。此外,ADI公司針對遠程信息處理系統與車載娛樂系統的集成需求,推出的Blackfin平臺(CTP)通過將遠程信息處理任務集成到單個處理平臺上來減少遠程信息處理系統的成本、尺寸和開發時間。TI基于DSP的開放多媒體應用平臺(OMAP)可用做汽車導航和車載娛樂電子的嵌入式系統平臺方案。

        車載導航儀SoC是先進微電子技術發展的必然結果。東芝公司利用90nm工藝DRAM技術生產的車載導航儀SoC基于Windows CE操作系統,對CPU內核、三維圖形處理電路、用于幀緩沖的32Mbit DRAM、PC總線接口等外部電路進行了單芯片集成,內置的3D圖形電路采用了家用游戲機PS2微處理器和圖形芯片的關鍵技術設計而成。專家指出,SoC耗電量高,在封裝和散熱上面臨巨大的挑戰。

        除上述半導體方案之外,美國風河系統公司倡導通信業務共同體(COMET)協作計劃開始發展車載信息娛樂系統的標準,通過利用各加盟公司提供的先進應用軟件,為廣大客戶提供集成化嵌入式系統解決方案。Telematics市場研究公司認為,車載娛樂電子的發展潛力比車載安全保障系統的潛力還要大,車載視頻通信業務是車載遠程信息通信業務的自然延伸。為了使用戶不必在車中堆積大量的DVD或 CD碟片,利用無線互聯網和存儲技術,例如Wi-Fi和HDD技術,可以無縫地將多媒體內容下載到汽車之中,汽車后座視頻娛樂系統有望進入無線和互聯網時代。高密度硬盤和存儲器的需求因此將走高。

      圖3:用于汽車的主動安全技術一覽(來源:SMaL Camera Technologies公司)。

        電子系統互連的關鍵是抑制EMI和控制成本

        隨著汽車內電子系統的增加,互連線纜的數量將成倍增長,例如,轎車中的線纜已經達到2,500米,連接器數量已經超過3,000個。密集的線纜和觸點可能引入嚴重的EMI(電磁干擾)問題,這是汽車電子應用中一個重要的研發課題。“統計表明,90%以上的輻射電磁干擾源是汽車中大功率機電產品,包括點火、發電、整流和小電機,屏蔽是抑制輻射型EMI的主要措施。” Ansoft公司應用工程師夏磊博士說:“中國工程師面臨的困難是-在解決汽車EMI問題時-初始設計經驗不足。”

       Memec公司中國/香港區域經理Sam Yiu說,隨著車身電子和控制網絡的增加,收發器市場需求很大,但是,眾多收發器卻是EMI的重要源頭。控制汽車電子系統中輻射型和傳導型EMI的方法有多種,包括在芯片級控制輻射、在線纜級控制傳導和采用無線互連技術等等,如下所列:

      1. 飛思卡爾提出智能分布控制器(IDC)技術,將MCU與采用SMARTMOS技術實現的功率控制器件集成在一起,構成多芯片模塊(MCM),通過降低控制模塊的體積、減少觸點和PCB占位空間,從整體模塊上降低EMI。TI公司是根據LIN 2.0標準控制LIN總線壓擺率,并在其TPIC1021收發器輸入端增加濾波器來降低LIN總線上所造成的射頻干擾,從而提供的抗電磁干擾能力。飛利浦半導體利用SOI和A-BCD3工藝,通過對CAN總線收發器的全新設計在芯片內部抑制EMI,從而在復雜的網絡架構中無需采用屏蔽電纜和電感,有效地節約了成本。安邁半導體公司(AMIS)的產品經理Jan Polfliet表示,他們采用高壓混和信號技術抑制汽車電子模塊和集成電路引出的EMI問題。  
      2. 線纜連接方面,如何正確選擇連接器和傳導媒介對解決汽車電子系統設計中的傳導EMI至關重要,特別是在車載信息、娛樂和通信系統的一體化設計領域。為此,TI公司推出針對車內娛樂電子設備互連的、基于銅線傳輸的TSB81BA3 1394b芯片,并且為IEEE1394a、IEEE1394b和IDB-1394標準提供了半導體解決方案。目前,業界擔憂的是銅線傳輸的EMI性能能否達標的問題。

        一些公司提出采用無源光纖(POF)作為傳輸媒介。IDB-1394規范提出了利用POF或銅線在18米的傳輸距離內實現100Mbps數據率的目標。目前,歐洲的ERTICO組織、日本的EpoC、汽車多媒體接口協會(AMI-C)和IDB論壇(智能數據總線)正在著手建立規范以鼓勵汽車制造商和供應商考慮在汽車電子市場中使用新的標準。

      3. 采用無線互連技術可以減少線纜總長度、控制互連成本并減少線纜引入的EMI問題。意法半導體公司在Blue HFCK車載免提藍牙設計中,采用先進DSP技術實現回音消除、噪聲抑制及強化語音等。車載藍牙技術的關鍵挑戰是建立一個穩定的車內短距離無線接口。

        ABI Research預測未來幾年藍牙在汽車領域的滲透率將穩步增長,到2011年全球市場規模將達到200億美元,發展動力來自藍牙手機在汽車中的應用以及經濟型車對免提電話和無線喇叭的需求。為了實現車內電子設備的無線互連,無線前端選擇裝置中SAW濾波器是必不可少的器件。在車內溫度高達125℃的環境下,對于功耗要求較低的場合,如RKE汽車控制系統及TPMS產品,Austriamicrosystems的發送器芯片AS3977具有多通道窄帶RF發送器,數據傳輸可靠性高,支持FDMA和TDMA模式,傳輸距離達一英里,可用于短距離數字無線電發射、遙控產品、無線報警系統、遠程儀表及低功耗遠程測試儀器的無線互連。

      4. 面對藍牙無線互連、控制器局域網絡(CAN)與通用串行總線接口應用的增加,迫切需要解決多互連標準之間的轉換問題。為此,美國國家半導體推出了CP3000連接處理器,目標是將汽車內的電子裝置連接一起,使廠商可以在短時間內開發遠程信息處理系統。Xilinx用于汽車領域的FPGA和CPLD提供了靈活的通信和連接內核以及多種參考設計。Enea公司的汽車電子專家Nicklas Gustafson表示,在軟件層面中,OSE鏈路處理器工具是將各種媒介互連節點,包括CAN、LIN或MOST連接起來的工具。

        隨著智能交通系統的發展,市場研究機構ABI Research認為802.11p有望介入面向汽車的通訊基礎設施市場,從而實現汽車與汽車之間、汽車與路邊基礎設施網絡之間的無線互連。深圳世強電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曾強認為,隨著中國高速公路里程的急劇增長,基于無線技術的、區域聯網的智能收費站網絡及無線收費卡的市場前景非常廣闊,由此將對RF收發器產生巨大的需求。

      除了采用無線和高速有線互連方案之外,在電子系統內互連方面,LVDS接口使用更少的線纜和元器件,系統內互連的成本更低。Maxim提供大量用于LVDS、CAN和LIN的混合信號解決方案,以及用于車內傳送基于MOST、MOST II、LVDS或其他總線協議的高性能音頻和視頻數據傳輸方案,且具有極低的EMI輻射、極低的熱量、噪聲和電路復雜度。美國Maxim汽車事業部執行總監Kent Robinett說:“隨著OEM廠商推出更多的汽車電子控制單元(ECU),我們將致力于提供極低EMI的配套解決方案。”

      多種技術挺進汽車主動安全領域

      隨著圖像采集和處理技術的發展,汽車攝像系統可用于道路分離報警和引導、司機睡意探測系統、道路障礙傳感設備、智能氣囊部署、盲點探測相機(前、后、側)和通用安全及駕駛安全設備。目前,中國已經開始采用圖像技術研發主動安全系統,Memec公司的Sam Yiu說:“中國在一些營運車輛上已經安裝這種系統,未來的市場機會和發展空間很大。”

      Strategy Analytics預測,全球汽車攝像芯片市場到2008年有望達到7百萬片或4千萬美元的市場規模,從2005年到2010年,汽車攝像機市場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市場倍增的主要動力是轎車主動安全系統中多點圖像監控的需求,特別是駕駛員磕睡/分心監測系統以及盲點探測的需求。

       圖4:隨著LED廠家不斷改善光輸出量,汽車照明對高亮度和超高亮度LED的需求將持續增長。

      OmniVision Technologies公司專用于汽車的圖像采集方案OV7940采用其專有的OmniPixel技術。該產品可用于各種駕駛員輔助駕駛產品,滿足汽車電子委員會AEC-Q100標準,并通過了預處理、濕度測試、高溫循環、機械測試、光學及電氣測試。Micron Technology公司則采用其特有的TrueSNAP(快門節點主動像素)球形快門技術,為汽車主動安全市場設計了采用球形快門(同步總像素曝光系統)、增強了近紅外敏感度的MT9V022,可用于低成本嵌入場景處理設備。

      在汽車夜視系統應用中,歐司朗光電半導體公司將薄膜技術用于紅外元件,開發出代850nm紅外發射二極管(IRED)。采用薄膜技術可實現芯片頂部發射由器件內部產生的所有光線,其發光層很薄且接近表層,因而幾乎沒有光線能從側面逃逸,這意味著其輻射輸出強度與芯片的面積成正比。歐司朗新型IRED的波長比發射光線波長為880nm的常規IRED更接近可見光(400到780nm),因而適用于汽車夜視系統、車內不可見光照明、停車場視頻輔助監控和交通流量及速度測量等領域。為了滿足多點探測和汽車夜視系統的需要,SMaL Camera Technologies公司提供的全球個汽車安全領域專用ACM100攝像方案采用了Autobrite自適應動態范圍控制技術,具有卓越的近紅外靈敏度和極低的光靈敏度。

      需要關注的是,汽車攝像機及其配套的圖像處理軟件技術僅僅是汽車主動安全領域的一個發展方向。雷達、激光、超聲波和熱成像等技術也開始挺進汽車主動安全領域。由圖3可見用于汽車的主動安全技術一覽表。

      汽車電源管理器件將采用高低壓混合集成工藝

      汽車電子設備的快速增長對電源管理系統產生了巨大需求,根據Strategy Analytics公司分析,到2009年全球汽車電源市場總需求將接近220億美元,其主要發展動力來自動力總成、安全系統、車身控制和信息娛樂電子系統的快速發展。在汽車電源管理領域,需要關注下列技術發展趨勢:

      1. 在標準CMOS工藝中集成高低電壓電路

        目前,汽車系統中所有與顯示、音頻和激勵器有關的電路都需要高電壓供電,有些集成電路可能直接與蓄電池相連,因而要承受高達40V的電壓,控制發動機的功率晶體管驅動器甚至需要處理更高的電壓。與此同時,汽車對信號處理功能的需求也在飛速增長,而這類芯片卻要求采用亞微米工藝技術,并工作在低壓環境。因此,汽車電源管理面臨的挑戰是如何在標準的CMOS工藝中同時集成高電壓和低電壓元件,例如,40V電路包括驅動器、負載調整器、感應元件和高性能模擬電路等,而低電壓元件包括嵌入式閃存、微控制器和其它數字邏輯電路等。為了在亞微米CMOS工藝的基礎上開發專用的高電壓器件,采用標準工藝步驟設計高電壓晶體管是一個發展方向。

        為了把模擬、分立、電源MOSFET集成在一起,安森美開發了一種將雙極CMOS工藝和驅動器件用的DMOS工藝結合在一起的創新制造技術。飛思卡爾則開發了SMARTMOS技術,它能夠將MCU、模擬器件和大功率分立器件集成在一起。意法半導體的VNH3SP30專用全橋電機驅動器采用了VIPower技術,允許在一個芯片內集成一個功率場效應MOS晶體管和智能信號/保護電路。

      2. 超低電流模式軟啟動

        汽車防盜和娛樂電子系統通常需要在突發模式下工作,無論負載突增、突降或冷車起動時,都要求電源管理系統處于待機狀態的的靜態電流保持在100μA以下。凌特公司連接高壓電源的500kHz降壓型開關穩壓器LT1977具有超低靜態電流,因而能夠獲得更長的電池壽命。Microchip利用nanoWatt專利技術,可為系統設計者提供極低休眠電流以及快速啟動振蕩器,可支持低功耗系統設計。超低電流突發模式軟啟動是汽車防盜和娛樂電子系統應用領域電源管理的關鍵技術。

        Maxim的Kent Robinett認為,隨著車身電子控制單元(ECU)的增長,汽車缺電問題將越來越嚴重,線性調節器已經不能夠滿足汽車電子對電源系統的需要,許多ECU將采用開關電源供電,并且在停車狀態還要維持極低的耗電。他說:“ Maxim/Dallas將提供滿足這些需求的理想解決方案。”

        隨著汽車中車窗升降機、座椅調節器和直流電機控制器等大功率控制應用的普及,汽車制造商為了降低能耗,必須對所有電子系統的能量消耗進行仔細評估。全新的低RDS(ON)功率MOSFET的通態耗能很低,因而是提高電源系統效率的關鍵器件,其應用包括娛樂電子系統和提供更佳道路照明的HID系統等等。飛兆半導體的多芯片智能開關技術可滿足線路板空間和低功耗等其它系統約束條件,滿足感性和阻性負載控制、內部加熱和冷卻風扇、點火線圈及智能開關、雨刷電機、電子懸架、座椅位置調整、頭燈和車窗升降等應用需求。

        此外,在汽車電子的大電流控制應用中,例如電動助力系統(EPS)、14V綜合起動器交流發電機(ISA)系統和先進的交流發電機整流等應用,IR公司有55V汽車電子HEXFET功率MOSFET-IRF3805S-7P和IRF1405ZS-7P,這兩種器件可分別提供連續電流160A和120A。目前,汽車電源仍以12V為主,隨著車上電子設備的增多,預計到2010年將有10%的汽車采用42V電源,MOSFET和IGBT等器件的應用將日益普及。

      高亮度LED在汽車的應用開始啟動

      LED比白熾燈優越之處在于:壽命長、響應速度更快、具有更高的能效和更強的抗震性能。采用高亮度LED作為剎車燈或轉向燈,鄰近司機將有更多時間和更長距離對閃爍信號做出反應,從而減少意外事故的發生,提高汽車行駛的安全性。

      目前,LED在汽車上的應用主要受制于配套驅動器件和電路板的成本,相比而言,采用燈泡照明的價格優勢還很大。在汽車LED照明應用中,中國工程師感到困難的問題在于汽車專用LED的價格太高,驅動方案的低成本設計存在瓶頸,用戶不愿意為此增加成本負擔。

      盡管中國市場經濟型車的車燈還是以白熾燈為主,但是,在高位剎車燈和一些運營車輛中已經開始用紅光LED代替白熾燈。LED應用呈現穩步地向汽車尾燈和高位剎車燈市場滲透的趨勢。隨著汽車中使用更多的二極管,一個龐大的汽車LED電子燈市場有望在中國形成,伴隨而來的是對LED驅動芯片市場的巨大需求。目前,意法半導體、三洋半導體、Maxim、美國國家半導體、凌特、TI、飛兆半導體等一批公司提供LED驅動芯片解決方案。

      在LED領域,Lumileds和歐司朗是兩家正在從事100流明級LED燈設計的半導體公司。目前,Lumileds的新型紅光、橘紅光和琥珀光Luxeon III LED的輻射量分別達到了140、190和110流明,工作在200mA時壽命為2萬個小時,遠遠超過白熾燈的壽命,Lumileds的Steve Landau表示:“對汽車行業來說這是一個重大的里程碑,表明LED性能已經滿足了尾燈標準的要求。”歐司朗采用大功率白光Golden DRAGON系列LED設計的直線形日光燈工作壽命已經長達5萬小時,因此有助于提高整個車燈的使用壽命。

      飛利浦與Lumileds合作開發的汽車模塊化LED照明方案,利用了飛利浦的汽車照明電源設計和集成技術,模塊將簡化LED照明設計,加快汽車制造商采用LED固態照明解決方案的進程。Visteon公司認為,隨著LED照明技術的創新和發展,汽車LED照明將在頭燈應用展開,并向車內照明發展,從而給司乘人員帶來全新的舒適感受。

      隨著LED制造商與半導體方案提供商日益密切的配合,Veeco公司預測2005年高亮度LED在汽車電子市場的應用將啟動。iSuppli的統計表明,2004年汽車應用占高亮度LED市場總量的30%。隨著LED廠家不斷改善光輸出量,汽車照明對高亮度和超高亮度LED的需求將持續增長,如圖4所示。

      此外,安捷倫科技公司和Lumileds推出的中等功率發光二極管產品Envisium Power表面封裝LED,主要應用于中央高位剎車燈、前轉向燈、車后組合轉向燈、尾燈和剎車燈、反光鏡轉向信號指示燈等汽車外部照明,以及儀表盤、中央控制臺和導航及音響系統等的背光照明。

      本文小結

      本文開篇簡要介紹了中國汽車電子行業的發展水平和研究方向,通過對汽車半導體關鍵元器件及其市場需求的簡要介紹,讀者將看到中國汽車電子行業有望能夠站在半導體技術上謀求發展。正如Memec公司亞太地區產品市場經理楊文康所說:“汽車電子許多方案國外公司都已經做好了,軟件開發和創新才是中國汽車電子行業面臨的發展機會。”

      與國外成熟的汽車市場相比,目前中國汽車電子的應用環境和發展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飛思卡爾的楊飛認為,的差距在于產品質量意識和設計經驗上的差距,他說:“中國新進入汽車電子領域的企業很多,都希望1-2年就獲得營業收入,但是出產品樣機容易,質量可靠、量產穩定以及產品品牌被市場認知卻很難。”飛思卡爾以70年經驗建立的零缺陷(Zero Defect)質量管理體系值得重視。

      ISO/TS 16949標準是汽車業的統一質量管理體系。它初是由國際汽車工作小組(IATF)制定的,IATF主要由美國和歐洲汽車制造商組成,目前IATF已將其成員擴展到了日本汽車制造商,中國汽車電子行業需要關注如何通過ISO/TS 16949證書認證來提升質量競爭力。

      免費預約試聽課

      亚洲另类欧美综合久久图片区_亚洲中文字幕日产无码2020_欧美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桃色视频_亚洲AⅤ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1. 久久成人免费视频这里都有 | 日韩动漫一区在线观看 | 色综合久久综合网观看 | 精品国产偷窥丝袜在线拍国语 | 日本欧美中文字幕 | 亚洲日本va一区二区三区久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