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模手機的研發生產進程,將大大降低3G終端普及的門檻,由于具備在2G-3G網絡間自由切換的特性,雙模手機也將在一定程度上解決3G網絡覆蓋范圍和容量的問題。
即使不對3G網絡投資,運營商也必須為2G網絡擴容。2006年,移動、聯通用于GSM網絡擴容的費用為500多億元,這些費用足夠用于在熱點地區搭建3G網絡。經過在經濟發達地區2-3年的建設、運營,回收投資不是問題。
CDMA網絡客戶容量大量冗余,并不是2G或者3G技術本身的問題,而是運營競爭的結果。聯通CDMA全網向EV-DO演進,將實現“全網3G”的優勢。而其成本僅為WCDMA的20%-30%。
從國外經驗看,3G投資主要集中在網絡設備投資和終端補貼兩部分。隨著3G運營經驗的積累和終端品種的豐富,3G投資成本已經大幅度下降。目前,3G網絡設備價格已經與2G設備相當,而3G雙模終端的價格到2006年底有望達到100-120美金。
中國移動由于網絡容量接近飽和,必須不斷對現有二代網絡投資擴容。中國聯通的GSM網絡容量占用率更是達到106%,因而在2006年初開始強力擴容G網。這些情況意味著,即使不上馬3G,中國的移動運營商也必須投入大量資金對二代網絡進行擴容、改造和優化。數據顯示,2006年移動、聯通用于GSM網絡擴容的費用為500多億元,方美琴認為,這些費用足夠用于在熱點地區搭建3G網絡。在經濟發達地區,運營商保持著很高的利潤率,數據業務的需求量也非常大,相信經過2-3年的建設、運營,回收投資不是問題。
目前,技術市場的成熟,使3G投資回報的風險進一步降低。在日本,NTT DoCoMo在采用WCDMA的初期,曾經由于3G網絡覆蓋質量低以及終端價格過高等原因,出現3G用戶增長緩慢,甚至原有用戶流失的現象。在中國運營3G的時候,終端的進步將使一切隨之改觀。雙模手機大大降低了3G終端普及的門檻,由于具備在2G-3G間自由切換的特性,雙模手機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3G網絡在運營初期覆蓋范圍和容量有限的問題,得以有效避免出現因掉話等客戶體驗問題而導致的客戶流失現象。中國運營商開發3G市場的初期,可以利用價格相對低廉的雙模終端,順利實現高端客戶從2G到3G網絡的轉換。
至于CDMA網絡用戶數量不足的問題,這并不是技術本身導致的,而是市場定位和運營策略導致的結果。實際上,中國聯通只需要付出建設WCDMA全國網絡20%-30%的成本,就可以將現有CDMA網絡升級到EV-DO,從而獲得一張真正的“全國3G網”,這對于中國聯通在數據業務方面鞏固優勢的意義不言而喻。
3G已經不是一個技術問題,剩下的就要看運營商如何在潛力市場中巧妙運營了。
作者:蔡強 摘自:搜狐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