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大力發展裝備制造業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但記者日前在采訪中發現,國內絕大多數重要機械制造裝備的數字化控制系統卻不是中國造。尤其是關系國家戰略地位和體現國家綜合國力水平的數控機床,它的"大腦" 和"心臟"卻要大部分從國外引進。專家呼吁,以數控機床為代表的"中國制造"不能沒有創造,開發自主知識產權的數控系統迫在眉睫。
據國內數控專家介紹,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世界機床業已進入了以數字化制造技術為核心的機電一體化時代,其中數控機床就是代表產品之一。目前,歐、美、日等工業化國家已先后完成了數控機床產業化進程,而我國從上個世紀 80年代開始起步,仍處于發展階段。
與機床發展迅猛的現狀相比,作為機床"心臟部件"的數控系統,2005年銷量雖然超過3萬臺,但處于低檔的經濟型數控系統占據較大比重。業內專家表示,國產數控系統近幾年雖有很大發展,但仍無法阻止進口數控系統壟斷的局面。
從2002年起,我國就步入世界的機床消費國和進口國,僅以2004年為例,我國機床消費量占世界機床產值的20%,2005年消費量仍在增長。在我國機床消費額中,進口機床占據了半壁江山,其中絕大多數是數控機床。
數控機床多數“心臟”部件引進
更新時間: 2006-03-28 16:04:50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2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