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中國在內,全世界的電影市場都看到了數字化的美好前景。而在這一過程中,首先面臨產業化的就是數字放映。但在產業轉型的關鍵時刻,中國的數字電影再遭技術壁壘的“封鎖”——好萊塢7大片商的一紙傳真,讓原本已達到國際標準的民族電影機,每臺成本一夜之間陡增萬元。
● 日歐美提電影市場談判要求
昨天,中國首家民營數字電影院線時代華夏董事長張寶全透露,由好萊塢7大片商主導的DCI標準聯盟(國際下一代數字電影機規范聯盟)發來傳真,稱數字電影機必須使用湯姆遜等指定技術提供商的加密技術,才能獲得認可并得到片源。
美國計劃在兩年內將影院放映的70%電影從膠片轉向數字。在中國市場,強勢的美國片商們顯然希望通過技術壁壘分享機會。
據張寶全介紹,在中國加入WTO過渡期即將結束之際,日本、歐盟和美國已經紛紛向中方提出了電影市場談判要求。
昨天,張寶全宣布今年再投入1億至2億元,建設直投影城。目前,他的時代華夏每年發行具有獨立版權的國內外影片約150部。但在海外片商席卷中國之前,建立自己的內容王國對張寶全來說仍是巨大考驗。
● 張寶全稱將申報自己的標準
“今年下半年,我一定要申報中國的數字電影機標準。”張寶全說。繼EVD標準之后,張寶全將面臨一場新的標準之爭。
由于只有通過DCI認證才能獲得7大片商的片源支持,所以獲得DCI認可一直被張寶全視為其建立數字電影網絡的重要步驟。然而,DCI不僅設定了標準,近期還對版權加密等實現標準的手段進行了補充設定,張寶全表示此舉無異于對中國技術全盤排除。
“和柯達、杜比一樣,此前我們已經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數字電影機,并符合DCI聯盟標準。這也是中國目前達到DCI標準的數字電影機。但現在我們必須準備兩個方案。”張寶全說。
為了獲得好萊塢片商的點頭,張寶全已按照DCI的規定制造了一款針對海外市場的電影機,今年10月之前,張寶全將攜這款機器赴美爭取美國聯邦信息安全委員會的認證。而下半年,他將向信產部申報中國的數字電影機標準,這也將成為中國數字電影播放產業擺脫高額專利費泥沼的途徑。
數字電影遭壁壘好萊塢片商對華施壓
更新時間: 2006-08-07 13:07:45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