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電視臺周五的《鑒寶》,周六的《幸運52》,周日的《非常6+1》越來越有觀眾緣,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這些由央視“制造”的節目,“產地”卻不在央視演播廳,而是在大興新媒體產業基地。
上周末,記者從北清路驅車沿著五環路向南進入京開高速,40分鐘后來到大興區。很快,一座六層樓高的建筑進入記者的視線。
這座矗立在星光集團廠區內的建筑,20多米的高度卻只有一層,里面分別是550平方米、600平方米和1200平方米的演播大廳。在這里,不僅央視的幾十個品牌欄目排隊錄制,而后在電視臺傳播到千家萬戶;每年還有800多部、集的影視作品在這里拍攝。大興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從設備制造到人才培養,從場地租賃到節目制作,可以說,除了媒體本身,媒體產業的所有環節都在大興區落地生根。”
日進斗金的節目制作平臺
在北京星光影視設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記者見到了董事長陳瑞福。陳瑞福向記者介紹了節目制作平臺的情況。星光集團現有演播廳3個,面積分別是1200平方米、600平方米和550平方米。3個演播廳的出租率每年為300天,處于完全飽和狀態,主要供中央電視臺使用。央視二套、三套的欄目,幾乎都在這里進行過錄制。由于涉及商業秘密,星光集團董事長陳瑞福沒有直接回答演播廳利潤的問題,只是說“每天的租金以萬元計”。
然而大興區謀劃新媒體產業基地的胃口決不滿足于3個演播廳。
去年12月31日,大興區被批準為國家新媒體產業基地,以星光集團為基礎的星光影視園,成為基地“一區、三園、三中心”空間布局中的“三園”之一。正在規劃的星光影視園,包括面積為1600、1200、800、600、250及100平方米的演播廳20余個,可分區域獨立完成大型文娛活動、人物專訪、專題節目、新聞制作等節目制作、后期節目編輯、衛星發射。此外,影視園還將建設一個面積達2200平方米、北京的演播廳。
“20多個演播廳還沒建,就基本都名花有主了。”陳瑞福介紹說,“目前已有包括中央電視臺、鳳凰衛視中文臺、韓國LG購物頻道等四五十家國內外電視臺及節目制作機構與星光達成初步合作意向。”
一條龍的專業化服務平臺
北京星光影視設備集團公司從專業化生產燈光為起點,通過逐步拓展產品領域,已經成為具有專業設備、專業人才、專業服務一條龍的影視服務園。
北京星光影視設備集團公司是中國設計、安裝影視舞臺、劇場、演播室照明工程的領軍企業,中國的影視燈光設備生產基地,產品的市場占有率達70%。
星光集團堅持自主創新,運用高新技術,開發影視燈光的數字化、網絡化專業換代產品,并通過重組并購拓展產業領域。經過多年的努力,星光集團完成了演播室燈光設備系列化,并拓展到外景照明、視頻音頻設備、數字電視轉播車、通訊衛星車、大容量鋰離子電池、LED大屏幕智能顯示屏等多種產品的產業格局,并逐步完成從產品制造商到服務商的過渡。2005年度集團總收入15.58億元,利潤5956萬元,上繳稅金3037.5萬元。
新媒體產業基地管委會負責人曹輝介紹,星光影視園入駐企業將包括為影視節目制作服務的技術公司、節目制作與發行公司、藝術院校實習培訓中心、遠程培訓學校、外國外地電視臺駐京記者站、演出經紀公司、外語節目翻譯配音公司、廣告展覽公司等。也就是說,媒體產業所有環節的流動過程和經濟活動,都可以在星光影視園進行,這也就意味著,媒體將在這里釋放出巨大的產業價值。
除星光影視園之外,新媒體產業基地還包括北普陀影視園和大森林影視園,“經營”范圍由現在的為電視臺服務拓展到影視作品、動漫、游戲開發等新興創意產業。
目前,大興區星光集團已經能夠成為國內的電影電視燈光專業設備生產企業,全國70%以上的電視臺演播室都由這個企業承建。
高效的民營衛星傳輸平臺
星光集團衛星通信事業部總經理張天林告訴記者,由信息產業部頒發的“第二類增值電信業務許可”,在全國只頒給了38家企業,星光集團是其中惟一的一家民營企業。擁有了這個許可證,也就是擁有了衛星信號的經營權。
星光集團拿下“上星”許可,初是為給自己的演播廳租賃業務增加砝碼。外地電視臺在星光演播廳錄制完的節目,可以通過衛星直接發回本地,極大地提升時效性。
曾任某電視臺副臺長的張天林介紹,北京是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有眾多的外地電視臺在京采訪、制作節目。比如每年的全國“兩會”,幾乎全國的電視臺都要追隨人大代表們來到北京。如何把制作完的節目傳回本地成了一個難題。借用在京電視臺的衛星通道根本滿足不了需求,直接送錄像帶又已喪失時效性。
此時,擁有專業節目制作場所,又可以直接用衛星傳輸信號的星光集團就有了無可比擬的優勢。目前,正在建設的星光影視園已經與50多家電視臺簽署了合作意向,甚至包括美國NBC這樣的傳媒巨頭。在經營衛星信號之外,星光集團還給“上星許可證”開拓了另一個用途。9月1日,星光集團制作的節目將通過衛星進行傳送。
陳瑞福透露,為了限度的節約社會資源,企業正在開發研制可以使用10萬個小時的LED燈、LED大屏幕。下一步企業設想自己制作電視節目并進行市場化運作。
一條龍專業化服務 探訪大興新媒體產業
更新時間: 2006-08-07 13:07:41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