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寧終于不再沉默。
8月3日,蘇寧電器總裁孫為民“忍無可忍”,對國美與永樂合并后新集團董事長黃光裕及新集團CEO、原永樂總裁陳曉近期以來的“挑釁言行”奮起反擊。這也意味著中國家電連鎖業內的競爭將進入到一個更加白熱化的新時期。
“這是個陰謀”
“這是黃光裕有計劃、有組織、有預謀的針對蘇寧的陰謀。”孫為民肯定地表示,“我們本想置之度外,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置身事外沒辦法讓事情平息下來。”由于黃光裕的咄咄逼人,大大損害了蘇寧的形象,蘇寧的投資者、供應商、消費者和政府有關部門都在等待著蘇寧的態度,所以,蘇寧不得不出來回應黃光裕和陳曉的“挑釁”。
孫為民強調說,黃光裕和陳曉在7月31日說要對蘇寧“創造條件也要合并”,“打到蘇寧與國美合并為止”。而在短短的48小時后的8月2日,在新浪的網絡訪談中,黃光裕面對會否并購蘇寧的假設回答稱,國美收購蘇寧就像是中國收購美國,拿錢還是拿什么來買,并聲稱蘇寧電器股價過高。對之前的收購預言予以否認,就像國美和永樂之間的并購內幕一樣,內里充滿了懸念,是“國美自編自導自演的一出針對蘇寧的鬧劇”。
孫為民表示,從8月2日當天的股價來看,蘇寧的市值要大于國美電器的市值。因此國美欲收購蘇寧是黃光裕炮制的“彌天大謊”,其用意在于影響蘇寧的股價,欲從資本市場和蘇寧展開競爭。孫為民認為,國美沒有在市場上和蘇寧進行競爭,卻在資本市場對蘇寧施加壓力,“是個陰謀”,而黃光裕公開在媒體面前評論蘇寧的股價,有失作為企業家的公信力。對黃光裕可能涉及觸犯國家法律的行為,蘇寧不排除動用法律武器以保護企業、投資者利益的可能性。
合并不可能
“蘇寧不會參與并購。”孫為民告訴記者,蘇寧向來旗幟鮮明地表示出了自己的立場:不會參與到與國美的并購中來。他表示,蘇寧和國美、永樂的“血緣”不一樣,是土生土長的民營企業,是在境內主板上市的公眾公司,而國美、永樂是在中國香港上市的境外資本,都具有國際資本背景,其在理念、觀點、文化、管理等各方面都不一樣,總之,“沒有任何一點共同的基礎可言”。
針對近來媒體宣稱蘇寧與大中進行聯合以對抗國美、永樂的可能性,孫為民表示,這是媒體對蘇寧的同情,是為蘇寧支招,但“不要作更多的猜測”。
孫為民表示,蘇寧對行業內的并購,一直都有自己的觀點。現在蘇寧也不排斥行業內的并購,但有兩個原則:一個是能實現合并對象企業的員工和企業的價值;另一個是,要為投資者帶來投資價值,實現企業的可持續投資價值。
上海總部建設提速
“我們到年底,將在上海開店50家,比原計劃的40家多出10家。”蘇寧副總裁凌國勝告訴記者,蘇寧將通過加速上海總部的建立,以行動來告訴國美。凌國勝表示,國美、永樂的并購給蘇寧的拓展帶來了機會,因為據他所知,目前永樂、國美有25-27家店鋪重疊,這勢必需要進行調整,而這種調整很難,給蘇寧帶來更多的發展空間。
凌國勝對國美、永樂并購后雙品牌策略也不看好。他表示,實行雙品牌策略,消費者會擔心買了永樂的家電到哪里維修?而黃光裕所說的到工廠維修,是違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的,因為法律明確規定商品維修“誰賣誰做”。
凌國勝透露,截至昨天晚上,蘇寧在上海招聘報名人數已達5261人,其中有很多來自永樂、國美的員工。他表示,這對于正加大上海總部建設的蘇寧來說,無疑是“天上掉餡餅”。
業內人士認為,蘇寧和國美的“戰爭”終于打響,可以預料的是,以后雙方將在價格、規模、資本等各方面進行血拼。這對正處于轉型中的中國家電連鎖業來說,是挑戰也是機遇。 《國際金融報》 (2006-08-04 第01版)
蘇寧以“陰謀論”回擊國美挑釁
更新時間: 2006-08-07 13:07:39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