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前主席黃宏生一審被判有罪后,創維集團再次面臨企業創始人缺位的考驗。但近3個多月來,數以千計的創維集團員工買進創維數碼(0751HK)的股票。創維數碼上周公布年報后,香港中銀國際隨即發表研究報告,調高該公司投資評級至“優于大市”。
創維集團的一位內部人士透露,集團2萬多名員工中超過20%的人在近幾個月購買了創維數碼的股票,平均每人購買金額在3萬左右,總資金超過1.2億元。據他說,很多普通員工因為資金量小,都是合伙買股。
“員工買公司股票都是自發的,” 該人士表示,“公司沒有也不可能有任何指令或要求。”
張樸(化名)是創維集團某部門副經理,他前后買進了25萬元的創維數碼股票。“黃老板事件發生以來,公司的業績一直都很穩定,從這兩天剛公布的業績看,2005年創維數碼的利潤是國內彩電企業中的,中長期的股介肯定會回到今年初復牌前的價格。”張樸說。
2004年11月30日,黃宏生被香港廉政公署調查,次日創維數碼停牌,到今年1月復牌時,股價由停牌時的2.72港元迅速下瀉至1.1港元附近,市值跌去約60%。之后六個月內,創維數碼股價一直在1.2-0.7港元之間徘徊,曾探至0.63港元。創維集團數以千計的員工正是在這一價格區間在買進創維數碼的股票。
4月中旬,有傳聞說“黃宏生可能沒事”,張樸迅速買進了約10萬元股票,成本價在1.2港元左右。而事態發展并未應驗傳言,創維數碼股價繼續下跌,并在5月25日跌破1港元。之后一路下行。6月底,創維數碼跌至每股6毛多港幣時,張樸再次補進約10萬元股票,價格在0.65港元左右。
7月6日,在黃宏生案件開庭審理的前,創維數碼的交易量突然猛增,當日成交量較前一交易日翻了3倍,達到約1670萬股。開庭當天,創維數碼交易量翻倍至約3400萬股。黃宏生及其胞弟被判罪名成立后,7月10日繼續達到3600萬股,而股價也上漲至0.8港元附近。
張樸認為,在7月7日附近交易量猛增是因為之前股價跌得太多,而在一年多的時間里,創維集團的經營一直保持穩定,并沒受黃宏生事件太大的影響, 因此認為正式審理后,事件會告一段落,股價可能會回升所以才加大買進力度。
7月中旬,張樸再次以約0.8港元價格買進了約5萬元的創維數碼股票。因為7月底創維將公布2005財年年報(2005年3月至2006年3月),盡管張樸并不確切知道公司2005年盈利水平,但根據他自己這一年的工作,他認為年報業績應該會不錯。
事情果真如他所料。7月24日,創維數碼在香港公布了2005年年報,銷售額增長2.2%,達到107億港元,凈利潤2.16億港元,凈利潤比2004年少了3100萬港元。創維數碼財務官梁子正表示,2005年創維對存貨的撥備1億多港元,如果按2004年的存貨撥備標準,2005年的盈利要高于2004年,創維此舉是為了今后更穩健的經營。
年報業績公布當天,創維數碼成交量達到自停牌以來的5400萬股,而股價也在7月27日上漲至0.97港元。
張樸表示,“買創維的股票有兩個原因,一是目前股價很低,具備投資價值,創維數碼的凈資產為1.35港元。”他認為,黃宏生缺位并不會影響創維正常經營,作為公司員工,他相信未來的發展勢頭會進一步拉高股價。
事實上,除了普通員工外,創維的高管在近幾個月也購買了不少創維數碼股票。創維集團CEO張學斌說,今年以來,包括購進的80多萬股期權,他共買進了200多萬股。
7月26日,香港中銀國際發表研究報告表示,創維數碼前主席黃宏生詐騙案已定罪,相信該集團會回復正常業務運作,雖然集團仍面臨激烈市場競爭,但創維現價較賬面值折讓達36%,因此將創維數碼的投資評級調高至“優于大市”,中短期目標價1.1港元。中銀國際還表示,相信創維在2007及2008年仍可保持單位數字增長。
江南金融研究所負責港股研究的研究員曾軼舒表示,根據香港聯交所的相關規定,只要不違背相關信息披露原則,上市公司員工可以購買本公司股票。“大批員工購買公司股票,表明其看好公司未來的發展”他說。
曾軼舒認為,創維員工購買自己公司股票主要的目的是為尋求投資回報,因為市場上對創維數碼普遍看漲。
由于目前內地投資者還不能直接購買港股,張樸要買創維數碼的股票還要費一番周折。國泰君安證券香港公司的一位人士表示,買港股首先必須把外幣存入香港銀行,這大多是依靠在香港的朋友周轉或者通過地下錢莊匯兌,由于香港很多銀行開設了炒股服務,投資者可以直接通過互聯網在銀行戶頭炒股,或者另外在一些香港證券公司開戶炒股。
黃宏生獲罪創維員工大量購創維股票
更新時間: 2006-08-01 08:54:04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