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協助推展高密度基因芯片技術研發與應用,臺灣地區工研院(ITRI)與全球人類基因定序及解碼基因研究機構──英國劍橋圣格研究院(Wellcome Trust Sanger Institute,Sanger Institute)宣布合作,并由臺灣地區工研院院長李鐘熙及Sanger Institute遺傳醫學中心研究員Panos Deloukas博士共同簽署合約。
李鐘熙指出,臺灣地區工研院多年來深耕于高密度基因芯片,不但促進與業界的互動計劃,更陸續受到醫學研究機構的重視。此次雙方合作不但能結合臺灣地區生物芯片技術與Sanger Institute所擁有的基因分析能力,以加速人類基因解碼,并有助推廣從臺灣地區工研院衍生出之華聯生物科技所推展的高密度基因芯片,成為國際上普遍通用的生醫研發及診斷工具。
臺灣地區工研院與Sanger Institute的合作計劃分為二個階段,階段將利用不同的生物芯片平臺,分析人類先導淋巴(lymphoblastoid)細胞株的基因表現,并比較不同平臺表現結果;第二階段將大量利用臺灣地區工研院發展之生物芯片,分析人類肝癌細胞株在抗凝血劑藥物warfarin治療后的基因表現,以便深入探討此藥物代謝機制。此外,臺灣地區工研院更計劃派員赴英參與該研究院的基因表現圖譜研發計劃,并將整套方法引進臺灣地區使用。
臺灣地區工研院近年來在生物芯片技術相關領域取得超過30項專利,并于91年衍生成立華聯生物科技公司,以推動商業化應用及后續衍生技術發展。臺灣地區工研院期望透過與國際級研究機構的合作加速開發生物芯片相關研究,同時將華聯所生產的高密度(約30,000個基因)、低成本生物芯片推廣至國際市場。
深耕基因芯片研發終獲垂青,臺灣攜手劍橋共推國際化
更新時間: 2006-07-28 21:46:44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