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合同芯片制造商試圖在中國大陸獲得發展動力,但與那些規模巨大的先行者不同,新創的德芯電子公司(IC Spectrum)并不打算與臺灣地區的重量級代工企業開戰。
相反,由于看到了中國大陸芯片生產量僅為消費量20%的現狀,德芯電子相信公司的命運依賴于向昆山基地的IC設計公司提供強大的本土支持,以及與集成器件制造商們形成緊密的伙伴關系。為此,德芯電子已經與東芝簽署了0.35微米技術的轉讓協議,獲得的授權技術包括0.35微米CMOS電路制造工藝、客戶設計所需的SPICE模型、測試結構和程序,以及可靠性測試(DFT)、工藝設備維護和驗證方法,此外還有工藝過程的統計過程控制以及驗證方法等。該公司表示隨后還會繼續達成更多的協議,以促使公司在2008年底之前達到0.35、0.25和0.18微米技術的量產能力。
德芯電子于2005年11月在昆山奠基,一期項目投資4.6億美金,并預計在2007年第三季度投入生產,產能為每月3.5萬只晶圓。新工廠計劃采用8英寸0.35~0.18微米工藝生產混合電路產品,該公司總裁兼CEO楊明認為這是一種務實的策略:“采用0.35~0.18微米工藝是因為其投資和風險相對較小。而該工藝下的許多產品在中國都有巨大的需求,因此是非常適用的。”
楊明:我們不存在客戶不足的問題。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Information Network的報告,在2004到2008年期間,中國大陸將至少新建43家代工廠,至少有數十個地方政府熱衷于吸引芯片業務到其轄區內。另外,在中國近批準的十一五規劃中,建立8英寸晶圓廠和更多的12英寸晶圓廠是一個重點發展的主題。
盡管有傳言指出德芯電子晶圓項目是從揚州輾轉落戶到昆山,但楊明表示,選址昆山是考慮到該地區優越的地理位置以及獨特的產業環境。“昆山毗鄰上海,其電子產業年產值達到500億美元,其生產的筆記本電腦、數碼相機以及手機產品在全球市場上占據了相當大的份額。”他表示,“作為昆山開發區電子產業整體發展的一部分,德芯電子將成為昆山已建成以及發展中電子產業的上游芯片供應商。”而東芝電子董事長兼CEO鈴木誠二郎也指出:“昆山是中國計算機和消費類電子產品的重要發展基地,該地區的芯片需求和消費量非常旺盛。毫無疑問,德芯電子將會建立起一個強勢的競爭市場。”
除了與東芝的伙伴關系之外,據德芯電子公司透露,該公司另外還與兩家集成器件制造商(IDM)和四家無晶圓廠設計公司達成合作,具體涉及產品包括A/D和D/A轉換器、混合信號SoC、電源管理器、顯示驅動器、CMOS圖像傳感器、微控制器以及智能卡。該公司的其他合作伙伴已承諾每月高達2萬只晶圓的訂購量,并承諾給予專利許可并聯合進行工藝開發。
中國新創代工企業關注本土市場
更新時間: 2006-07-28 17:02:02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