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永樂公司上上下下都有些迷茫。
被收購的永樂人:我們去蘇寧吧
25日晚,北京。黃光裕和陳曉揭開“國美+永樂=無窮大”的牌子,兩人笑了,現場的國美員工一片歡騰。
與此同時,上海。四五個永樂店長把人事資料遞交給蘇寧———在永樂與國美正式宣告合并的前一刻,他們選擇了集體出走。
昨天他們是永樂人,今天他們已是國美人,明天他們可能又將是蘇寧人。
老店長的痛哭
那,當永樂內部傳達完合并消息后,永樂浦東的一位老店長回到門店里,忍不住痛哭流涕。
而在25日的新聞發布會上,當上海東方早報記者問陳曉此時想對永樂員工說的一句話是什么時,一直平靜的陳曉有些動容,“我由衷地感謝所有的永樂員工,為永樂的今天所付出的努力。”然后解釋此次合作是從員工的根本利益考慮,會為員工提供比原來大得多的發展平臺。
他的此番話語點到為止,有點讓人發酸。“永樂的今天是每個人都看得到的,但是永樂的未來,現在沒人說得清楚。”一位員工事后如此評價。在上海,國美、永樂已經是7年的競爭對手,而競爭在今年的第二天更發展到“極端”。在那天,當國美上海高層由于被疑“刺探”商情,在永樂店中發生口角爭執,繼而上升到“肢體沖突”后,國美、永樂爆發了不小規模的群毆,期間雙方均有人受傷。事情的變化太過戲劇性:離這場“大戰”僅隔7個月,國美的上海高層一身盛裝出現在永樂上海總部,并在永樂會議室的“主位”落座。
“不要歧視永樂同事”
“裁員的問題,我覺得不要去擔心。”前日,在聯合新聞發布會上,黃光裕公開“安撫”永樂員工。他告訴記者,大規模關門店、裁員的問題,應該不會出現。因為國美、永樂會采用錯位經營,來區別兩個品牌在同一地區的差異性,另外一個還會通過擴大經營品類和加強每個品類里面的型號,使門店產品更豐富。“在這個過程里面,用人只會更多,而不是減少”。
黃光裕說,“只要你有能力,只要你對企業有信心,能夠繼續做下去,我相信空間是越來越大的,機會是越來越多的。”但這些公開“安撫”的話語,目前永樂能夠聽得進去的人不多。相比而言,倒是國美內部會議上“收購永樂之后,不要歧視永樂電器的同事”的傳言,引起了高度關注。“當它說‘不要歧視’的時候,‘歧視’已經存在了。”一位永樂人士表示。陳曉現在依然是永樂大多數人的指望。“畢竟陳曉出任合并公司的CEO,不管他作出什么決定,我們都會支持。”永樂的一位員工堅決地告訴記者。但是,在合資公司的股權比例中,黃光裕控股51.2%,陳曉及永樂管理團隊的持股比例是12.5%,如此算來,陳曉個人在合資公司的股權低到只有3%,又能掌握多大話語權呢?
投奔蘇寧
“合并畢竟是董事會同意的,我們都舉手了。”面對此情此景,永樂的一位高管向記者平靜地表示。但是,新公司成立之后,他并不清楚自己的職位會有怎樣的變化。目前明確的事情是,陳曉成為合并公司的CEO,而持有永樂股份的高管在這次合并中部分套現。根據國美為永樂每股股份提供0.1736港元現金補償的比例,握有中國永樂50.57%股權的永樂高管及創始股東將套現2.06億港元,陳曉本人大約套現5000萬港元。除了這些事實以外,永樂公司上上下下目前都有些迷茫。高管不知道在新公司里有沒有自己的位置,有人愿意留下觀望,有人則立刻自謀出路,兩家合并后的競爭對手蘇寧,就成為他們的選擇。
“目前為止,我手上已經收到四五位永樂上海店長的資料。”上海蘇寧的一位高管向記者透露,“店長級別以下的員工找到蘇寧的應該更多,但是現在還沒有進行統計。”這位高管表示:“蘇寧目前在上海每個月都在開店,非常需要終端人員,所以,競爭對手合并倒成了我們選擇成熟人才的好時機。”昨天下午,永樂更有多達11個人跑到上海蘇寧面試,涉及店長、樓層經理、督導、事業部的品管等多個職位。
和總部人員相比,永樂外地分公司更是人心惶惶。因為根據分析,由于永樂上海盈利狀況良好,因此除了關鍵位置的高管可能會有所調整外,其余員工位置相對穩定。而永樂一直處于虧損的外地業務,將是調整的“重災區”。
用痛哭面對收購永樂店長集體投蘇寧
更新時間: 2006-07-28 09:16:03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