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家公司股價慘遭腰斬
無線概念股海外蒸發百億市值
國內眾多SP(信息內容提供商)數月來的擔心終于變成事實。上周,由信產部正式下發《關于調整和統一短信息服務接入代碼的通告》,啟動在全國范圍內調整和統一短消息類服務接入代碼工作。緊隨其后,中國移動部署的“規范移動信息服務專項活動”也于昨天正式啟動。在上游運營商和信產部鐵拳規范市場的重拳下,無線概念股海外上市公司紛紛遭到投資者的拋售,市值損失超過百億元人民幣。
“事實上,從4月下旬開始,信產部和運營商將聯手整治SP運營商的傳言就已在市場上流傳。 只是近期隨著消息的明朗,這些SP公司的股價才開始加速下跌。”一位券商電信行業分析師告訴記者。
據了解,從事無線增值服務的TOM在線股價早在4月初便開始一路回落,由點28美元跌至10.78美元,目前報收于13.67美元,市值蒸發約7億美元。
空中網股價也由5月中旬的14美元下跌至目前的6.65美元,市值蒸發約3億美元。
從事無線服務、游戲、聊天、論壇業務的第九城市,受到的影響相對較小,股價從5月初的30美元,跌至目前的24美元,市值蒸發約1.2億美元。
靈通網由年初的10美元跌至目前的5.14美元,市值蒸發約1.3億美元。
無線增值服務商紛紛下調業績預測
JP摩根分析師Dick Wei指出:“在未來1至2個季度,(受中國政府規范市場影響)SP的營收可能會出現非常大的波動,預計在2006年第二三季度,SP營收的減幅約為10%至20%。到2007年前營收可能因此減少20%至30%,而短期內影響將更大。”
對于這場行業暴風雨,相關上市公司冷暖自知,也紛紛下調2006年的業績預測。
今年季度業績出色的空中網(Nasdaq:KONG)稱:公司下調2006年財報的營收預測——預期目標從兩個月前預測的1.1億至1.15億美元下調至8500萬至1.05億美元。
搜狐(Nasdaq:SOHU)表示:預計2006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無線營收都將減少約150萬至250萬美元。資料顯示,該公司季度無線營收為800萬美元,在公司總營收中所占比例約為26%。
華友世紀(Nasdaq:HRAY)表示:有關新政策將對其2006年第三四季度無線增值服務業績帶來“重大負面影響”。不過,公司暫沒有具體的業績預測調整。
新浪(Nasdaq: SINA)預測:新政策對2006年后兩個季度業績有不利影響。
中國SP“排頭兵”TOM在線(Nasdaq:TOMO)CEO王雷雷表示:“在不考慮收購Infomax的影響下,公司運營因中國移動潛在的政策調整可能下降15%的水平。”
電信運營商從中受益
來自紐約證券交易所的數據顯示,作為中國僅有的兩家電信運營商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卻在這場風波中得以獨善其身。
中國聯通股價從3月份的8美元,一度漲至10.4美元,目前報收于9美元,市值增加約13億美元。
中國移動股價從3月份的23美元,漲至31美元,目前報收于28.79美元,市值增加約200億美元。
“從短期來看,規范市場肯定會對運營商的業績產生不利影響。不過從行業長遠發展的角度看,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將是這次治理行動的贏家。這兩家公司在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股價走勢也證明了這一點。”該分析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