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務纏身的斯威特集團近又有了新麻煩。昨日,記者從上海科技獲悉,由于大股東斯威特本應在6月歸還的資金占款未能及時到賬,該公司已決定提前啟動訴訟程序。
據了解,早在去年11月份,上海科技通過自查,查出斯威特挪用公司3.82億元資金后,斯威特曾神速地提出債務解決方案。自查公告刊登后僅4天,斯威特就與上市公司簽訂了《資產債務重組協議》(以下簡稱《協議》)。《協議》承諾:“斯威特及旗下的關聯企業以現金2.17億元清償大部分占用資金,同時,南京口岸等企業以經評估后的資產作價1.65億元抵償欠款1.65億元。”這樣,剛好解決3.82億元占款問題。
然而,半年時間過去了,斯威特按照協議應償還的2.17億元現金部分始終未打到上海科技賬上。“當時的協議規定,4月底前,他們(斯威特)應該還給我們7000萬元;6月底前應該償還8000萬元;8月底前應該償還6700萬元。可是直到現在我們也沒見到1毛錢現金。”一位上海科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為此,上海科技日前緊急召開董事會及監事會,主要審議加快清欠占用資金的有關事宜。并在公告中聲稱,如果斯威特不能在8月底前完成2.17億元現金還款承諾,公司將采取法律手段予以追索。
“這只是一場作秀而已,斯威特仍牢牢掌握上海科技的實際控制權,子公司怎么可能真的告自己的大老板呢?” 證券人士張紅記對上海科技的做法嗤之以鼻。
張紅記的說法并非毫無根據。2004年年報和2006年一季度報表顯示,上海科技的管理人員除董事長由張杰換成曹水和外,其余包括副董事長、黨委書記、總經理、副總經理、財務總監等都是原班人馬。
“財務權是公司的核心權力,從財務總監的歸屬就可以看出實際控制權是否轉移。從上海科技的情況看,斯威特無疑還牢牢掌控著上市公司。”張紅記表示。
上海科技公開資料顯示,南京斯威特仍然持有其21.98%的股份,第二大股東南京澤天能源技術發展有限公司持有10.84%的股份。其余股東均為小股東,持股比例均在0.5%以下。顯然都不能對斯威特構成威脅。
張紅記認為,上海科技之所以這樣做,無非是迫于證監會的壓力。因為從今年初以來,管理層頻頻發令要求解決上市公司大股東占款問題,不得已才做做樣子給市場各方看。終能否真正解決占款問題,不令中小投資者利益受損,實在是未知之數。
商報鏈接
斯威特對上海科技的主要占款
一是上海科技于2004年度變更募集資金投向,將1.1億元投入氮化鎵基高亮度半導體材料及器件項目,并委托斯威特集團所屬關聯企業南京口岸進出口有限公司代為采購設備,共計預付賬款余額為1.6236億元。后上海科技決定終止該項目的實施,但預付賬款并未及時收回。
二是上海科技于2005年3月25日,與南京口岸草簽了總額1.5億元電子元器件商品的采購協議,并于2005年4月30日支付1.5億元采購款。截至2005年6月30日,上海科技實際委托南京口岸采購的商品價值僅為42.99萬元。
三是2005年4月,上海科技關聯企業——斯威特旗下的江蘇金捷國際貨運運輸代理有限公司向上海科技借款5600萬元。該項重大關聯交易既未經董事會和股東大會審議,也未及時予以披露。
上海科技提前啟動訴訟斯威特疑作秀
更新時間: 2006-07-07 09:14:43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