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盡管國內還沒有明確的監管政策,但是,仍舊有很多做VoIP的企業開始宣傳自己的業務。
6月15日消息(記者于藝婉)盡管國內還沒有明確的監管政策,但是,仍舊有很多做VoIP的企業開始宣傳自己的業務。 在今天召開的中國IP語音網絡研討會暨展覽會、中國FMC/IMS論壇上,諾基亞大中國區IP網絡銷售總監于曉晗博士在回答天極Chinabyte記者提問時稱:“國外開始也是限制VoIP的發展,但是,市場需求決定了業務方向,對VoIP的限制已經逐步放開。”
低廉的價格、靈活的服務方式迅速擴張著VoIP的發展,而且,這種當初并不起眼的新業務已經在蠶食傳統固網運營商的領地,于是,封殺傳聞鵲起,不過,中國電信、中國網通等運營商都否認了上述說法。但是,不封殺并不等于緊張,運營商必須在這種幾近顛覆性的技術面前有所動作。
對此,于曉晗認為,首先VoIP的接入網絡控制權利還在現有的電信運營商手中,而且,運營商擁有強大的用戶資源,完全可以制造出自己的VoIP品牌。“VoIP的發展是以市場為導向的,不是用限制就可以解決問題的,所以,電信運營商應該積極面對。”
行業的發展驅使著固定網絡和移動網絡的相互融合,同時,基于IMS的網絡融合方案為FMC的實現描繪了一個美好的網絡發展前景。據天極Chinabyte記者了解,中國移動已經完成了IMS的一期測試,正在積極準備二期測試工作,中國電信方面也有此動向,而他們選擇的合作伙伴都是諾基亞。
不過,中國電信是固網運營商,而中國移動的原有業務在移動方面,這是否會造成他們在做FMC時的做法不同呢?于曉晗表示:“從技術核心上應該是一樣的,不同的是,中國移動在向固網融合時要考慮到他們原來移動網絡的演進關系,反之,中國電信亦然。”
對于電信運營商來講,FMC是否成功也影響著其今后業務的發展,對此,諾基亞也提出了他們理解的電信運營商FMC的成功之道。“運營商首先要認識自身的優勢,同時要確立好競爭與合作的策略,在做好FMC業務發展的同時,還要認識到FMC終端供給與UT定制的重要性。”于曉晗說。
對于其強調的一點,于曉晗還表示,這并非現在的運營商定制手機,而是運營商和手機廠商之間的相互合作,要雙向互動,“手機廠商對UI的理解應該更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