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新別克凱越緩緩開進檢測區,接受“體檢”。工作人員把一個小小的金屬檢測夾放進車頭點煙器內,再把一根金屬彎嘴塞進車尾排氣管里。
兩個金屬檢測器通過一條電線與邊上儀器相連,駕駛員開始踩空油門,隨著轉速加快,儀器屏幕上出現一系列數據:碳氫化合物0,過量空氣系數1……尾氣符合標準,過關。整個過程約5分鐘。
這是目前世界上的汽車尾氣檢測法——“雙怠速”檢測,即在汽車不踩油門和踩油門兩種狀態下,監測汽車排放尾氣中污染物有否超標。相對以前只在不踩油門情況下的“怠速”監測,準確率提高10%。“雙怠速”檢測法目前國內只有杭州在用。為控制汽車尾氣,杭州這些年想了不少招。杭州每輛機動車,年檢年審時都要到各個環保檢測點檢測尾氣排放標準,不合格不予核發檢驗合格標志。新車初次檢測不合格,不予登記核發機動車輛號牌。
環保部門還花了300多萬元從美國引進一臺紅外線全自動遙感監測車。每周它都在杭州市區轉悠兩三次,一有車經過,它就會放出紅外線捕捉檢測車尾氣,然后迅速自動分析。
如果分析結果顯示尾氣超標,車內攝像機就把超標車牌號攝下,過幾天,一張罰款單就會寄到車主手上。
這些招數給杭州帶來的效益已開始顯現。檢測數據顯示,雖然近幾年杭州市機動車數量大幅增加,截至今年4月底,杭州市區已有34萬輛,比1998年多出將近26萬輛,但汽車尾氣在城市空氣污染中所占的比例卻基本保持不變,始終控制在34%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