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gzyueqian
      13352868059
      首頁 > 新聞中心 > > 正文

      液晶電視市場遠未飽和 面板產業仍有空間

      更新時間: 2006-05-15 10:14:26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460

             如今,液晶電視逐漸成為平板電視的主流。液晶面板占液晶電視總成本的60% -70%,其關鍵技術掌握在日、韓等國外企業手中。那么,在CRT電視時代占據重要地位的我國彩電業如何在平板時代謀得一席之地呢?

         液晶電視市場尚未飽和

         近年來,液晶(LCD ) 電視發展迅速。據《2005年度平板彩電白皮書》透露,2005年我國全年液晶電視銷量為135萬臺,占全部平板電視銷量的80%左右,預計2006年將達到300萬臺。然而,白皮書同時透露,2005年32英寸液晶電視價格從年初的平均15524元降到10023元,37英寸則從24835元降到14007 元。

         隨著三星兩條7代液晶面板生產線的投產和夏普公司8代線的即將投產,是不是產能過剩帶來了液晶電視價格的大幅下跌呢?對此,專家有不同的看法。

         原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專業分會秘書長劉培政認為,市場對液晶面板的需求很大,價格下降一方面是供應增加,另一方面則是液晶電視的技術進步帶來的性價比提升的必然結果,降價也有利于液晶電視和傳統CRT電視爭奪市場。

         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李德杰教授表示,價格下降并非是供過于求,而是企業為了和傳統CRT電視搶占市場采用虧本銷售的方法。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這種情況是人為造成的,而非市場決定。“液晶電視產業還未飽和。”

         平安證券的劭青則更加樂觀。他說:“國內的液晶電視市場還遠遠沒有達到飽和,如果液晶電視完全取代現有的電視,國內至少需要30條6到7代的液晶面板生產線,或者是40到50條5代生產線。”

         應繼續投資液晶面板產業

         由于價格下降,2005年全球液晶面板廠商除三星保持微利外全部虧損,我國的京東方和上廣電也未能幸免。面對嚴峻的形勢,我們要不要繼續投資液晶面板產業呢?

         劉培政認為,從長遠上看我們必須繼續進行投資,原因有三。其 一,我國人口眾多,液晶電視市場需求量非常大;其二,等離子技術主要應用集中在50到60英寸之間,應用面較窄,而液晶技術則應用面 相對較廣;其三,雖然有人非常看好OLED技術,并稱其未來將取代液 晶技術。“但是,任何技術的發展和推廣應用都需要時間,我斷言十 年內OLED技術不可能取代液晶技術。此外,OLED技術的投資也相當巨大。”

         李德杰則表示了另外的擔心。他說:“目前,液晶面板占液晶電視總成本的70%左右,而模塊和芯片等其他部分只占25%左右。由于核 心技術不在我們手中,一旦面板漲價,我國彩電企業的贏利空間將被大大壓縮,競爭力也將大幅下降,整個產業的主動權根本不在我們手中。”

         集中投入切忌分散

         為了不受制于人,為了獲得更大的利潤空間,繼續投資液晶面板產業的方向沒有錯。但是,如何進行投資?是采取遍地開花還是集中 全力猛攻重點的方法呢?液晶面板生產線的投資一定要集中,切忌分散。原因何在?

         液晶面板生產線投資巨大。日立、松下和東芝合資的6代線投資為10億美元; S - LCD 的7代線投資為20億美元;近投產的 三星第二條7代線投資額高達40.9億美元;夏普的8代線投資額也達到1500億日元。這對我國的任何一家彩電企業來說幾乎都是難堪重負。 因此,再將有限的資金遍地開花的話,勢必不能產生集群效應,很可能會廣種薄收。

         從人才方面來看,一個液晶面板廠至少需要千名以上的專業人才。如果遍地投產,到哪里找到如此多的人就是一個大問題。當年我國臺灣省出現液晶面板生產線投資熱潮并涌現出風光無限的“臺 灣五虎”,終導致島內專業人才匱乏。加之市場競爭激烈等原因, 如今已難現當年“五虎”之盛景。我們不能以為引進了技術就萬事大吉,必須要有配套的人員來保證比較高的成品率。

         我國發展液晶面板產業所需的原材料絕大部分需要進口。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講,只有集中才能帶來集群效益。我國幅員遼闊,也只有集中才能有利于原材料供應商的集中供貨,實現產業鏈的配套 完善。

      免費預約試聽課

      亚洲另类欧美综合久久图片区_亚洲中文字幕日产无码2020_欧美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桃色视频_亚洲AⅤ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1. 亚洲天堂在线五月天 |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 | 在线可以免费观看的Av | 天天爽夜夜操一区二区 | 五月天婷婷综合社区 | 在线五月丁香婷啪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