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電65奈米制程2Q貢獻營收1% 臺積電
45奈米制程浸潤顯影明年底試產 今年下半0.13微米以下制程將占營收過半
繼臺積電(2330)宣布65奈米制程下半年量產,聯電(2303)亦不遑多讓,董事長胡國強表示,65奈米制程第二季已初步貢獻營收1%,其余還有9家客戶投入;聯電除了由12A廠量產65奈米制程,2007年日本廠12I也會加入生產行列,12I廠積極進行產品組合重整,快年底轉虧為盈。胡國強也宣布,45奈米制程將于2007年底試產。臺積電、聯電65奈米以下制程競賽再度鳴槍!
聯電2日公布第二季財報,營收新臺幣257.51億元、毛利率為20.1%,較上季13.3%增加6.8個百分點,每股盈余0.34元,較外界預期為佳,總計上半年每股盈余共1.01元。胡國強表示,聯電把提升本業獲利、甚至本業超過業外獲利,視為目標,若非過去3個月內整體市場變化大,聯電應可改進更快。
胡國強特別指出,先進制程頗有進展,90奈米制程占營收比重已達16%,與0.13微米制程產品營收合計占總營收比重為38%,對他上次法說會中設定,下半年0.13微米以下制程將占營收過半目標,相當有信心達陣。他同時表示,目前先進制程價格環境相當“平常”,聯電本身由于先進制程攀升,第三季平均價格將增加6~8%。
聯電預估,第三季90奈米制程會超過營收比重20%,2座12寸晶圓廠產能利用率也會進一步提升至90%。據了解,聯電除了掌握德州儀器(TI)手機晶片訂單,飛思卡爾(Freescale)手機晶片訂單也將在聯電量產,積極擴產IDM型客戶,極可能就是聯電第二季IDM訂單大幅升高至37%、以及通訊晶片攀高至56%的主要原因。
胡國強表示,65奈米制程已有2家客戶進入量產,第二季也初步貢獻1%營收,目前還有9家客戶投入,夏天結束前應有10個產品進入設計下線(tape-out)階段;同時,聯電45奈米制程的浸潤式微影技術也有好幾家客戶配合之中,預計2007年邁入試產。聯電認為,以先進制程為主的12寸廠本季產能利用率將達90%,其次則是8寸廠約70%。
臺積電、聯電在制程推出市場時間相距愈來愈短,而聯電往往率先讓先進制程對營收有實際貢獻,不過,從90奈米制程為例來看,臺積電后來追上,并以金額,后來居上的爆發力相當驚人。
免責聲明
本網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刊登本文僅為提供資訊,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本站對文章內容及觀點所產生的后果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