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英特爾高調發(fā)布十款全新酷睿2雙核處理器及版,回看自7月以來由英特爾和AMD掀起的處理器價格大戰(zhàn),我們不得不反思低價抗衡這把“雙刃劍”對產業(yè)、半導體公司所帶來的負面影響:畢竟,刺傷對方的同時也傷害了自己。
英特爾和AMD之間這場處理器價格戰(zhàn),讓大多數電腦以更低成本獲得了更高性能。但是,兩家芯片制造商都可能遭受降價帶來收入下滑的后果,而且若沒能終實現銷售額增加,他們還可能面臨更多的財務問題。
英特爾還在上周四進一步下調了個人電腦芯片價格。在推出全新臺式電腦及筆記本電腦微處理器之際,此舉旨在清除原有產品的過剩庫存。英特爾將個人電腦芯片價格從上個月的目錄價格多下調了61%之多,降價范圍包括幾個產品系列。
近英特爾和AMD各自的電話會議上,雙方官員都指出迫于價格壓力,沒有達到2006年第二季度的預計增長目標。但是兩家公司對前景均表示樂觀,認為第三季度學生返校的需求,以及第四季度的假日購買潮將給公司帶來收入增長。市場調研公司Mercury Research分析師Dean McCarron表示,盡管有些價格削減頗具戲劇性,但某些情況價格下跌多達60%,這種價格改變就遠不是給人以深刻印象那么簡單了。
在AMD的網站上可以找到處理器的公開報價,而英特爾一般只公布每1,000顆處理器的批量購買價格。設備制造商如果長期批量訂購,可以通過談判獲得更低的處理器價格。AMD首席財務官Bob Rivet表示,由于季節(jié)性低需求,2006年第二季度整體處理器出貨量比上季度下降4%。Rivet表示,AMD也受到本季度英特爾“折扣率過低”的挑戰(zhàn)。他透露,事實上公司在第二季度拒絕了一些銷售機會,因為價格太低而無法盈利。
分析員McCarron認為,當前的削價銷售起因可能要追溯到幾個月前。季度英特爾和AMD遭遇疲軟的PC處理器需求,紛紛祭起價格戰(zhàn)這個利器。當英特爾降價清理處理器庫存時,價格戰(zhàn)升級了。
英特爾執(zhí)行官在談到公司的財務狀況時表示,他們建立了“好,更好,”這三種處理器價格策略。新的Core 2 Duo處理器將代表價格和性能,現有的處理器將隨之調低價格,進入“好”與“更好”這類區(qū)間。McCarron說,價格戰(zhàn)對兩家公司來說都是常用的“商業(yè)武器”。然而,AMD通常邊際利潤方面低于英特爾。他說,“此刻價格戰(zhàn)的沖擊對英特爾來說更加嚴厲。”
英特爾酷睿2 CPU走高端路線
英特爾此次發(fā)布的十款處理器包括面向個人和企業(yè)的臺式電腦、筆記本電腦和工作站的酷睿2雙核處理器及版,據稱新產品在性能提升40%的同時功耗降低了40%,且采用了65納米芯片制造工藝。目前根據多個獨立調查組織提供的數據,這款處理器在大型服務器、臺式機和游戲基準測試中于其它處理器產品,勝率超過90%。
具體來看,英特爾酷睿2雙核處理器家族包括五款專門針對企業(yè)、家庭和高端個人用戶(如游戲玩家)定制的臺式機處理器,以及五款專門為滿足移動生活需要而定制的移動處理器。基于英特爾酷睿2雙核處理器的工作站還可為設計、數字內容創(chuàng)建以及技術計算等提供業(yè)界的性能。
宏基、八億時空、戴爾、方正、長城、海爾、七喜、惠普、浪潮、聯想、三星、索尼、TCL、清華紫光等公司的高層代表出席了發(fā)布會。據了解,酷睿2雙核處理器已獲得業(yè)界廣泛支持,目前全球已有550多款基于該處理器的產品在設計和生產中,并將很快推向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