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005年9月臺灣地區進行的次亞洲近場通訊(NFC)現場測試之后,飛利浦半導體和韓國的電信服務供應商SKT于近期聯手,在韓國首爾展開為期6個月的世界規模的NFC現場測試。
這兩家公司與當地的合作伙伴一起,將場測地點選擇在SKT的辦公大樓內。400名由SKT公司員工和參觀者組成的測試群體,將通過NFC手機體驗各種服務和新應用,例如手機支付、票務、信息下載及訪問控制等。
“SKT是一家杰出的無線運營商,在基于手機的服務,特別是手機支付和票務方面,該公司極具創新。”飛利浦半導體智能識別部副總裁兼總經理Christophe Duverne表示,“SKT對NFC技術的認可,向我們表明NFC技術的發展極具潛力。”Duverne還身兼NFC論壇主席之職。
即插即用裝置
NFC是一種近距離(10cm)無線技術,旨在將非接觸智能卡和讀卡器的功能整合在一臺設備中。該技術在13.56MHz的開放頻段以半雙工模式運行,可實現安全智能卡仿真、對等數據傳輸以及信息讀取?!?
在韓國進行的測試執行了兩種不同的NFC方案,其中200部手機使用了嵌入式NFC芯片,另外200多部手機則采用了即插即用的外接NFC裝置。“由于無需更換手機,因此即插即用方法更易擴大使用群,而且也降低了測試成本。”Duverne稱。對于那些想利用現有手機體驗NFC功能的消費者來說,他們可以在零配件市場買到這種即插即用裝置。
Duverne補充道,SKT將通過此次測試進一步了解NFC技朮,以及消費者對該技術的反饋。測試結果將用來評估消費者的喜好,從而確保今后的NFC手機會滿足他們的期望。他表示:“我們將在這六個月中協助SKT完成一系列技術方案的篩選。”
更多服務
Duverne認為,NFC引人注目的亮點是可以把非接觸智能卡技朮整合在手機內,從而提供更多服務和應用。由于NFC技術需要工作在非常近的距離,所以通過手機完成非接觸付款、票務和接入控制等交易具備足夠的安全性。
此次SKT測試的一些應用包括:用戶可以在裝備NFC付款終端的特定零售店使用自己的NFC手機付款,還可以通過NFC手機訪問公共交通系統或讀取交通時刻表。NFC技朮還可用于識別及訪問控制,使員工無需佩戴SKT工卡,就可以進入位于首爾的SKT總部。
據Duverne介紹,SKT還選擇在本次測試中加入了一項應用,即動態海報(Active Posters)。海報內嵌入了票務信息、手機鈴聲和手機墻紙等信息,用戶只要在海報的NFC標志前晃動一下自己的NFC手機,就可以獲得相關內容。除了上述NFC范例外,還可在一場音樂會海報中嵌入URL,用戶通過NFC手機獲取該鏈接后,就可以直接登陸該藝術家的網站。
Duverne宣稱:“該技術可以使運營商以異常便利的方法推廣多項應用業務。”
NFC亞洲發展
隨著之前數項NFC測試均取得成功,例如德國(近已邁入商業服務)及臺灣地區,飛利浦目前正與亞洲運營商合作以進行更多NFC測試,相關消息將在未來幾月內陸續公開。
“我們發現該技朮在亞太地區受到了廣泛接受,因此NFC可能會在亞洲更快普及。我們認為在2006年底亞洲將展開NFC商業部署。”Duverne稱。他認為中國也將迅速采用NFC技朮,因為中國在公共交通領域擁有強大的非接觸式基礎設施,而且還擁有強大的無線基礎設施。同時他亦承認,韓國和日本在非接觸智能卡技朮方面也十分。
Duverne說:“我肯定不會排除菲律賓的潛力,因為菲律賓在無線領域內,特別是與付款相關的領域,擁有一些引人關注的研發成果。泰國采用NFC的可能性也很大。該領域革新不斷,因此很難具體斷言哪個國家將首先商用NFC技術。”
不僅僅適用于手機
由于非常適合連接性應用,NFC未來還可能被嵌入其它設備中。“可將NFC作為補充,而且它完全向后兼容,”Duverne解釋道,“它可用于觸發或啟動其它無線技朮,如藍牙或Wi-Fi。例如,若你想在手機和PC間啟動藍牙連接,你可以將NFC手機置于有NFC標志的PC上,之后,兩者之間的通信機制被啟動,這時即便將手機拿開,兩個設備之間的藍牙通信仍將繼續進行。
NFC技朮還可用在無線接入點,來簡化安全配置文件的初始化和傳輸。安全配置文件及地址可以被存儲在一個非接觸式卡內,此卡可從一個設備移至另一個設備以生成“概要”。
2006年底到2007年,首批裝置可能會基于dongle,以支持NFC的SD卡形式嵌入到PC和消費電子設備中,Duverne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