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 廣東省信息產業廳與廣東省電信有限公司在廣州簽署了信息化推進合作備忘錄。雙方宣布,將在政企互動、資源整合的原則下,充分發揮網絡、技術、人才等資源優勢,就推進廣東省信息化建設開展全面合作,為提高全省信息化應用水平,推動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做出積極貢獻。該備忘錄的簽署,進一步加強了政府與通信運營企業之間的互動合作,將有利于形成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的信息化持續發展格局,有效推動“數字廣東”的建設。
根據備忘錄,廣東省信息產業廳與廣東省電信有限公司將展開全面合作,共同推進全省七大領域的信息化建設,包括:農村信息化建設、企業信息化建設、電子政務建設、平安廣東建設、教育信息化建設、社會公共領域信息化建設、以及家庭信息化建設。
——農村信息化建設方面,三年內實現全省20戶以上自然村通電話、全部行政村通寬帶互聯網,推進信息化應用普及,“十一五”期間實現“家家通電話、村村通寬帶、信息進村入戶”目標。——企業信息化建設方面,建設全省企業信息化示范平臺,提供一站式的企業信息化解決方案,實現廣東產業、產品信息與全國乃至全球的經濟信息互聯。到2010年基于示范平臺的企業信息化服務普及到60%以上的中小企業。
——電子政務建設方面,推動電子政務網絡的優化升級、橫向連接和縱向延伸,08年完成珠三角地區約12000個末梢網點的延伸,09年基本完成省內所有網點的聯網延伸工作。聯合推廣的電子政務解決方案,促進一站式電子政務應用。——平安廣東建設方面,合作建設社會公共安全視頻監控系統及全省應急聯動指揮系統,加強互聯網信息安全管理。今明兩年建成覆蓋全省重點區域治安的視頻監控系統。
——教育信息化建設方面,2006年完成全省初中的光纖連接,2007年實現全省鄉鎮中心小學的光纖連接,力爭在2008年實現全省教育網絡的暢通,并大力推進教育信息化應用的普及。——社會公共領域信息化建設方面,建設社會信息公用平臺,支撐文化體育、衛生醫療、社會信用等公共信息資源的共享,助力打造“信用廣東”。
——家庭信息化建設方面,“十一五”期間實現城鎮的家庭具有寬帶接入能力,城鎮家庭互聯網普及率達到60%以上,拓展“數字家庭”應用,實現從“電話進入千家萬戶”到“信息進入千家萬戶”的跨越。
推進農村信息化建設,是雙方合作的一大重點。在備忘錄簽署之后,雙方還簽訂了共同推動農村信息化建設的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廣東電信將發揮自身的綜合信息服務優勢,在信息化網絡設施建設、接入手段、綜合信息化服務產品研發及應用推廣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務支撐,并提供技術商務服務。雙方將重點開展以下三項工作:一是“村通工程”:廣東電信加強農村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三年內實現全省20戶以上自然村通電話、全部行政村通寬帶互聯網。二是推進信息化應用普及:共享涉農信息資源,全省開通960960電話信息服務、農業科技信息等短信息服務等;為農民量身定制“信息化應用服務”,方便農民獲取和利用信息;在廣東電信互聯星空等平臺設立專門頻道,推薦引導“廣東山區信息化”等農業信息網站。三是加強服務支撐和培訓體系建設,提高農民獲取和使用信息的能力:三年內建設一批信息化示范村,提供信息化應用的培訓和演示,提高農民利用信息服務的水平。
據悉,雙方還將陸續就其他六大領域的合作簽訂具體的合作協議。
此外,在當天的簽署儀式上,省信息產業廳和省中小企業局還聯合將“廣東省中小企業信息化示范平臺”的牌匾授予了廣東電信商務領航平臺,并對其所具有的影響力和社會示范效應給予了高度肯定。
商務領航平臺,是廣東電信為滿足中小企業客戶的需求特點而推出的面向企業的綜合信息服務平臺。該平臺將網絡、通訊、軟件應用、服務相結合,通過整合軟硬件合作提供商和信息資源,為企業提供商務通訊、網絡應用、商貿信息服務、管理信息化等全系列一站式綜合信息服務,并提供全程客戶服務體系保障。
自2004年底推出以來,該平臺多次升級,功能不斷完善,目前已形成企業客戶數量大、功能完善、信息化應用豐富的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平臺擁有企業黃頁、網上商鋪、供求信息發布撮合、商情資訊服務等多種信息服務,網絡應用、管理軟件等信息化應用產品19種,已形成“上下九風情一條街”、“廣州工商電子黃頁”、“深圳網上商城”等多個行業應用,服務的各類企業客戶達7.5萬戶。在取得良好經濟效益的同時,強有力地推動了廣東中小企業信息化發展,具有良好的企業影響力和社會示范效應。
省政府副秘書長林英、省信息產業廳廳長徐志彪、副廳長鄒生、廣東省電信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德興、副總經理趙奇祿,以及省直有關單位、地市信息化主管單位、雙方合作伙伴、新聞媒體等150人出席了當天的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