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國斌
6月22日, 3C聯盟個人便攜式多媒體播錄放機(PMP/MP4)技術專業委員會在深圳召開第二次會議,繼續謀劃MP4標準,但仍因未能達成統一意見而宣告失敗。這是繼去年該組織10月試圖建立中國MP4標準未果后的再次失利。個別與會專家表示:“PMP專委會關于中國PMP標準如預料那樣還是無果,因為很多企業都要想把自已的企標推為國標,但是這是違犯常理的,實際上而3C或PMP專委會也不能代表國家標準局等機構?!?
不可否認,行業標準對于一個產業的發展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MP4的標準如果出臺,對規范這個產業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我們也應該看到在這個彰顯個性的時代,消費者追求的是個性化的電子產品,以MP4/PMP為例,每個消費者對其的心理訴求都不同,試圖通過一個統一的顯示、尺寸、功能方面的整機標準來規范產業,實際上是置消費者的需求而不顧的一廂情愿的行為。另外,個別企業試圖以自己標準來約束其他企業的產品,實際上對整個產業的發展不利,由此導致的標準失利也是理所當然的。
有的人表示,MP4標準的出臺能避免中國MP4/PMP市場重走MP3覆轍。但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將國內MP3行業遭遇“寒流”的主要原因歸于缺乏統一的行業標準似乎有些牽強,雖然2005年中國MP3市場遭遇寒流,但總體銷售量仍在增長,仍有大批新品牌在進入這個市場。而且國內個別品牌甚至打敗了洋品牌,曾有公司宣稱目前是“后MP3時代”,這都說明MP3仍有市場。消費者仍對MP3有購買需求。其實,盲目增加產量使過多MP3迅速充斥市場導致供大于求應當是2005年MP3遭遇“寒流”的主要原因,據統計,僅在2005年,中國MP3的品牌就爆增到600個以上,而MP3款式也增長到近5800個!如此眾多的品牌和款式充斥市場導致的后果就是廠商之間的瘋狂價格,進而導致產業受到損害。其實,2005年8月華南百余家MP3加工廠倒閉應當是MP3市場自我修復的行為,市場自動清理出缺乏競爭力弱的品牌,保留競爭力強的品牌對整個產業的發展是有利的。這時候,如果人為地通過設置標準干擾市場是不明智的行為。
另外,標準只是參數和規則,每個消費者不可能對所購買的整機進行測試,只能看產品說明書。這方面,廠商會嚴格公布測試數據嗎?誰會監控他們公布的數據?如果弄虛作假如何處理?誰會有權處理?顯然,在目前缺乏權威中立的檢測機構和監察機構的情況下,即使標準出臺,也往往流于一種形式。MP4/PMP廠商的自律是保證這個產業有序健康發展的舉措。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PMP專委會應當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通過定期公布產業數據和規范旗下的MP4/PMP廠商自律會對這個產業的良性發展有很多的促進作用。單純通過制訂標準來規范市場有點不現實。
據悉,鑒于目前PMP產品功能多樣化的特點,該專委會將更名為MMP(移動多媒體播放終端)專委會,未來該專委會將如何規范MP4/PMP市場,我們將密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