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億歐元的公司是什么樣?
新公司名為Nokia Siemens Networks,由諾基亞網絡事業部和從事固定和移動網絡的西門子運營商相關業務部門組成,諾基亞和西門子雙方各持股50%。雙方估計,以2005年的收入為參考,新組建的Nokia Siemens Networks年收入為158億歐元。
諾基亞和西門子非常看好合資公司的未來。雙方都認為合并將帶來規模優勢,使產品結構和全球銷售成倍增加;將加強和占據固定-移動融合的市場地位;到2010年,預計每年將節約15億歐元成本;合資公司將通過其規模和全球資源,開發和應用有利于帶來收入、節約成本的產品與服務;具備世界的固定與移動網融合能力和充分互補的全球客戶資源,在成熟和新興市場將有強勁表現,并且還是世界上規模、經驗豐富的服務機構之一。
6月1日正式接替奧利拉出任諾基亞首席執行官的康培凱相信與西門子的合作是擴大公司規模優勢和建立廣泛的產品組合的有效的途徑,這是諾基亞參與全球競爭并為股東創造價值的必備條件。他認為,一個強大、獨立的Nokia Siemens Networks公司具備理想的優勢,將幫助客戶降低成本,增加收入,應對技術融合的挑戰。
西門子首席執行官柯菲德博士也認為,成立合資公司是持續加強西門子市場地位的重要一步,有利于其為客戶提供的融合技術和服務。新公司不僅目前擁有強大的能力,同時具備的發展潛力和未來增加盈利的能力,將成為行業。
據介紹,Nokia Siemens Networks的產品組合將包括下一代網絡融合產品,如IP多媒體子系統(IMS)、2G GSM/EDGE接入、3G WCDMA/HSDPA接入、擴展移動核心、固定寬帶、傳輸、IPTV、LTE、WiMAX,以及為新興市場運營商量身定制的低成本移動語音產品。
合適的時間 合適的伙伴
對于康培凱來說,和西門子的合作無疑是其上任伊始的為重大的決定。在當天的新聞發布會上,他強調了此次合作是在合適的時間找到了一個合適的合作伙伴。
按照康培凱的說法,這個合適的時間體現在通信產業的變化上,他認為,雙方此次的合作有這樣一個大的背景,那就是三個推動因素:一是技術發展進入了互聯網協議時代,信息技術正在推動創新;二是固網業務和移動業務以及娛樂的融合;三是新的競爭者的不斷出現。這種大環境帶來的一方面是挑戰,一方面則是機遇。尤其對諾基亞來講,更是機會。康培凱特別認為這種機會來自于固網和移動的融合,從業務角度看,則是語音、數據、娛樂的融合。
業內人士認為,諾基亞和西門子很好地抓住了這次機遇,業界將會看到一個新的巨人的出現。柯菲德非常高興,他說,諾基亞和西門子兩個品牌都很好,品牌代表了品質,為此合資企業代表也將是高品質。諾基亞和西門子抓住的是一個歷史性的機遇,這個機遇來得恰逢其時。
對于兩個企業的合作,財務狀況重要。故事的兩個主角諾基亞和西門子的財務狀況都非常好,這是兩個公司能夠達成協議的基礎之一。柯菲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雙方的合作有很好的背景,雙方都有很好的產品解決方案,消費者非常喜歡這個組合,公司雇員對此也是持非常支持的態度,對股東來講也是一個好事情。新的公司將得益于對客戶的深入了解,康培凱認為諾基亞有這個優勢,西門子也有這個優勢。
即將出任新公司CEO的諾基亞網絡部總裁白偉賢認為,在2005年底,全球已經有22億手機用戶,已有6000萬寬帶用戶,這些將3G的腳步又大大推動了一步。根據諾基亞的預計,不會很花很長時間,全球就會有13億人口使用3G無線寬帶。移動通信在未來6年將成長250%。新公司不管是在產品規模還是價格上都將具有一定的競爭力,這對于未來的機會和市場都非常重要。
又一個世界500強
隨著合資公司的成立,又一個世界500強公司將誕生,這個公司將位居500強中第300位左右。這個觀點不會受到質疑。
田穎,Gartner電信行業分析師。她覺得諾基亞和西門子合資的消息來得有點突然,主要是因為她沒有想到西門子一直在尋求的合作伙伴會是諾基亞。她一直以為西門子會選擇一個美國公司進行合作,因為這樣才符合一般的規律。按照常理,兩個公司之間的合作會強調地緣因素,這樣會更好地在市場互補上受益。
即便如此,田穎還是認為諾基亞和西門子的合作是個上上之作。因為至少雙方的業務是互補的。正如白偉賢在新聞發布會上所說的,固網和無線網主要是為了整合而匯聚,現在二者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了,人們需要聯接,所以機會是顯而易見的。應該說諾基亞的優勢在于無線網絡,而西門子的傳輸、NGN以及固網具有一定優勢。白偉賢表示,諾基亞在固網和無線進行了很多努力,諾基亞在市場上的產品很多都有無線的能力,而雙方的合作將使固線和無線能力整合在一起,有錦上添花的效果。康培凱也同樣認為,和西門子的合作,在業界是一個常見的模式,也就是諾基亞得到了一個合作伙伴以后就會自然向前延伸,就會到其他的一些領域和市場。當時諾基亞在尋求合作伙伴時也是看中了西門子能帶來這種延伸的。他說:“我們希望不重復客戶群,這樣合資公司涵蓋的范圍才更廣。”康培凱還特別強調兩個公司的文化背景是一樣的,這對于公司的整合是有利的。
田穎認為,合資公司將成為僅次于思科的網絡公司,其市場規模要大于愛立信。西門子就在尋找合作伙伴的時候,應該就刻意要求這個合作伙伴要合作的這個業務在業界并非處于位,他們認為這樣才有增長的空間。
西門子通信將消失?
眾所周知,通信業務是西門子的業務之一,雖然這部分收入占西門子整體業務收入的比例并不小,但田穎認為,這幾年來,西門子通信業務發展得并不好。人們所認為的德國質量并沒有給西門子在通信領域帶來太大的起色。所以,西門子逐漸將其通信業務以合作、出售的方式剝離是正常的。西門子2005年將其手機品牌賣給了BenQ,并且還倒貼了一筆不小的投資。事隔一年,西門子又將其除了企業網以外的業務和諾基亞合資,看得出,西門子是想逐漸退出通信市場。其實,西門子為強勢的方面還是其醫療器械以及交通。
田穎認為,眼下西門子和諾基亞在合資公司中各占50%的比例,這種平衡式的股權結構并不會持續太長時間。相信隨著業務的開展,西門子對通信業務的淡化,也許西門子的股份會逐漸減少。田穎認為這也是正常的,當年華為3Com成立的時候,雙方的股權也是平分的,但后來變成一方比另一方多幾股的狀態,雖然只是少數的股份,但結構卻發生了變化。諾基亞肯定是將長期在通信市場摸爬滾打的,這個合資公司對于諾基亞來講,其份量比對西門子要重得多。為此,田穎認為,今后的情況很有可能是諾基亞逐步買下西門子的股份,從而實現控股。
但眼下這個平衡還不會被打破。在記者發布會上,柯菲德表示,西門子是以股份進行合資的,他解釋說這是西門子的習慣做法,和富士通的合作也是這么做的。柯菲德特別強調,無論是賣出還是買進股權,主要的是要讓股東和客戶高興,西門子不會在短期內賣出股票。
關于西門子通信的剩余業務,也就是企業網業務,柯菲德說西門子已經已經下了決心,保證這種業務有一個很好的未來。田穎認為,西門子企業解決方案企業也將被剝離,這只是一個時間的問題。問題是西門子將為其找到一個什么樣的婆家。
到那個時候,西門子真的將在通信行業從人們的視野中漸行漸遠,乃至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