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兩項環保法規將對廣東1500余家機電產品出口企業造成影響,直接受影響的出口額將超過百億美元。這兩項法規分別是將從7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關于在電氣電子設備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質的指令》(RoHS),以及去年已實施的《關于廢舊電子電氣設備的指令》(WEEE)。
自今年7月1日起,投放歐盟市場的電子電氣產品中的鉛、汞、鎘、六價鉻、聚溴聯苯和聚溴聯苯醚等六種有害物質的含量不得超過規定標準。而機電產品是廣東出口的大宗商品之一,該省機電產品對歐出口貿易額約占全國的1/3。去年,廣東對歐盟出口機電產品265.2億美元,占該省對歐盟出口額的75.6%,而該省輸歐機電產品中約有70%在ROHS限制范圍內。
不僅向歐盟出口的企業受影響,將來向全球其他地區出口的機電企業都可能面臨同樣的問題。美國在本月初公布了與RoHS類似的環保指令,將于明年1月1日起實施。日本、韓國等國家也已通過初步方案,具體實施時間尚未確定。
企業必須從源頭控制有害物質,構建綠色供應鏈。目前比較集中的問題是焊接材料含鉛的情況相對嚴重。雖然成本要高出10%~15%,但企業必須盡快引入無鉛制程,廣東很多出口電氣企業,尤其是非外資背景的企業,產品遠未達到RoHS要求,其中電源線、外殼、焊接材料等不合格率較高。更讓人擔憂的是,大多數企業還沒有意識到危機的嚴重性,普遍持消極等待或觀望態度。
目前,廣東檢驗檢疫局已建立了廣州、順德、惠州三個國家質檢總局推薦的RoHS檢測實驗室,機電出口強市中山、東莞、佛山、惠州等地的檢驗檢疫部門還成立專門應對小組,幫助出口企業盡快完成整機產品符合性測試、尋找合適替代材料。